0129原谅那时候的风声

家乡区县: 武汉市江夏区

拿着一本书在迎宾台前看书。
同事走过来问我,你自己有写东西么。
稍微反应了一下,说自己每天坚持写日记。
他说,嗯是个好习惯。
我努力回忆在文学社的一年,不对,是一年半了。当时很想跟他讲,我有写诗歌。
嗯最后实在没好意思讲出口。
真是这样,我曾经调笑伟杰阿姨作为编辑部长,这么久了,一篇文章都没写出来。
我想起,有天走在路上碰到缪礼节,他问我那个征文稿你写了没有。我说,写了诗歌。
他醉倒。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写诗歌是省事。
并不是我具有天赋。我知道并不是。尽管我很幸运的被人欣赏过。
很多游离和破碎的情绪,那些我真正在意的,我描写不出来,所以相当意义上,我保持缄默。尽管这其中,还掺杂着挫败。
所以,我选择了随笔。
没有目的的,单纯的,只是随性的描写。
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强大。需要修炼。
现在,我还是被埋在土里的种子。尽管有时也能感觉到阳光的照拂,但是我自身力量还过于薄弱,我不能也不想裸露在地面上来。
那些慌张和脆弱,我希望是隐蔽的。不张扬的。我自己知道就好。
也是到后来。我才真正明白,诗歌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寥寥数语,用最精炼的话语表达最深的感情。这才是它的样子。
这几天一直想选一个头像,来作为某件事情的终结。
我放下了。我释然了。我接受了。
我自己没有很用心地找,只是跟别人讲,我要换。
所以,理所应当的,没有找到我看得顺眼的图片。
我看到了一棵孤独的树。我凝视了很久,最终作罢,换成了一个文艺青年,有一双不知所谓的眼睛。
看到那棵树的时候,我想的是: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为一棵树,为
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
关于一棵树的理论,还有俞敏洪先生的精彩演讲。
改天复制粘贴上来。
我心里想的是
,长成一棵树,就不是一个废柴了吧。。。

这世上的事,其实分不出什么对错。
但应当有自己的立场。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每件事情都去计较得失和对错,我想大家都身心俱疲。
身体的劳累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解决。但是,心疲惫了,却需要鼓起好大的勇气继续往前走。
不是谁都有往前冲冲冲的勇气。
我们会怀疑,会停顿。会懊恼。
抑郁症的一个症状是:走在街上,觉得谁都比自己有用。
在对生命觉得生无可恋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悲观主义。

何以在前天已经终结掉了。
这段故事,在被反复的提起和遗忘以后。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态了。
我曾经,和同学讲起他们的爱情。
我,仔细回忆,发现那些细枝末节,我真的忘掉了。
这是我信誓旦旦的说大爱,看了五遍的小说。
时间过去了。我真的遗忘了。
如今,它以颇具画面的影视再一次出现在我的,大众的视野里。
诚然,那些情感的脉络,的确没有消失。
稍经提点,那些记忆就会被唤醒。但是,不一样了。
时间在流逝,我也能感知到它的力量。
获得了,也有丧失掉的,我明白。
我只是有点悲观的想,什么值得我们永远的去记住?
一生其实相当漫长,从某种程度来讲。

我的偶像王小波曾经说过,每一个作者都希望他的读者一字一句地去看他的文章,但大多数读者都是一目十行。所以我也知道,我在很多歌里面有我的感情,有我的想法,但我并不指望你们能够彻底地了解,可是在你们并不了解的时候尽量少说,因为那样会伤害但我。
那样——
会伤害到我。
读到这段话,真的,狠难过。
我们都希望被理解。
可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这不是个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公众的视野下,人们总是容易受到莫名的指责和打扰。
我并不指望你们能够彻底的了解,可是在你们并不了解的时候尽量少说,因为那样会伤害到我。
这样裸露的,坦白的话语。我觉得读着有着梗意。
我不指望。

"我已经不那么容易就被伤害了,除非是我心甘情愿的"
我心甘情愿的的,承受生命之轻。

下午休息。一间小房子里只有三四个人。很安静。我把手机音量调到最低,都能听到许嵩浅浅的清唱。
兰在讨论组里发了有何不可的大段歌词。
为你唱这首歌 没有什么风格
它仅仅代表着 我想给你快乐
为你解冻冰河 为你做一只扑火的飞蛾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值得
为你唱这首歌 没有什么风格
它仅仅代表着 我希望你快乐
为你辗转反侧 为你放弃世界有何不可
夏末秋凉里带一点温热 有换季的颜色
特意去听了。看到一首歌曲下载完毕的时候。
突然想到一句话,我举着一枝花,等你带我去流浪。
原来是,筠子的《立秋》。
很多片段都是突然想到的。这几天安静下来的时候,总是这样七想八想的。
那句话,上一次看到的时候,还在高中。
实验的教学楼里。我没有一丁点心思去听冗长枯燥的物理课。我埋下头去看深海的小册子。
当时并不是很能理解。
直到后来的某天,她说,我一直在等一个人和我对等的说话。
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就像窜连起来的灯泡,一刹那,亮了。
后来,小房子里来了,一桌子的人。
很嘈杂的声音响彻起来。认真听,还能听到隔壁的,打牌的浅陋的话语。
但是我自己。完全不在意。
手还在键盘上飞快的打字。思绪还在汹涌,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
我想起那天在操场的场景。
我,又是一个人浸到某种情绪里。
只不过,这一次,我觉得自己有了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晚上站在那里凝视一盏盏细小的灯泡💡,由一根线窜连起来,然后很多个细小的光亮凝聚在一起发出耀眼的夺目的光芒。
我想起一句话:把一个人推向尴尬的不一定是别人的刁难,而是自己的不自信。
我在心里问自己。
你觉得,你对生活不满意,不满意在哪里。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问答,直视自己的内心。
我不满意,贫穷,肤浅,慌张,软弱的自己。
这只是官方的说辞,其实我的脑子里有很多点,喷薄而出。可是到了此刻。我却不愿意提及了。羞耻,对,是羞耻。
就像,看到比你牛叉很多的人,比你要努力很多的羞耻。
还要怎么讲呢。你早该明白。
如果你不对自己满意,永远无法对生活满意。

杜拉斯在《写作》中说的话:我知道独自一个人待在房间是什么滋味,在写作时我是一个 远离一切孤独的人,身处在几乎完全的孤独中,这时你会发现,写作会拯救你。
以前也老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作?写作这两个字,当然是用得重了,写字更为恰当。
以前我讲这是情绪的出口。在经历越来越厚重的时候,我承认,写作是救赎。
救赎,长在心里的一个女孩儿。孤独的,脆弱的,倔强的。
火柴盒上有一天推送的内容是:你的孤独,源于既想得到关心,又不想被过分打扰。
我扪心自问,是这样吗?
起码目前是。我总是奢望能够得到理解,然后在别人更靠近一步的时候,我就觉得备受困扰。因为他没有按照我期望的方式,关心我。
诚然,我已经碰到很多个,试图接近我的人。
最后,一个,一个也没有留下。
找到一个爱你的人,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他以你期待的方式爱你,太难了。

发自网易邮箱手机版

宋明慧(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