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今夏罕见的旱灾,在鲁山县,给缺水群众送水成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持续的干旱,河断流、塘干涸。鲁山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抢先抗旱保苗,在西部和北部山区保苗无望的情况下,多次召开抗旱减灾会议,具体部署抗旱减灾工作,千方百计保证人畜用水。
下汤镇是鲁山县大旱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从今年3月起,该镇的一些高山户就已断水。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该镇党委、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在全市率先为困难群众送水。在镇里的扶持下,十亩地洼村率先成立“爱心送水队”,30多台摩托车每天为住在高山上的瓦观庙组和小坪组群众送水。红义岭村由村干部具体实施送水工作。一位老农说:“要不是镇、村及时送水,俺们的日子真不知该咋过。”据了解,为群众送水以来,该镇已投入30多万元。
瓦屋镇群众大多住在坡岭或高山上,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该镇协调一企业出动了拉水车,为高山上的群众送水。该镇红石崖村海拔近900米,大旱之年,村里多年的栗树大片大片死亡,秋庄稼更是一棵苗都没种上。几户村民租了台三轮车拉水,行至半山腰处翻了车,险些出了人命。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眼含泪水对记者说:“没油没盐的日子还能勉强过,你说没水咋过?”当镇上的送水车艰难地爬上山时,群众们高兴得直掉眼泪。日前,记者再次到红石崖村采访,这里已挖了一个水窖,如线的泉水日夜汇聚,群众取水方便多了。
地处深山的背孜乡送水难度更大。该乡专门组织了三轮车轮番送水。该乡东山村离水源地几公里,又是高山,送水车每次都只能开到半山腰,然后靠人背水上山给缺水户送水。该乡大学生村官范盈超每天开着自家的三轮车给群众送水,饭吃不上,觉睡不好,但从未抱怨过半句。
山道弯弯,送水不止。鲁山县旱情严重乡(镇)的群众,一提起政府送水都满是感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aipeo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772706731/home?leftnav=1
梧桐子个人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6533858.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