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仁县第一中学始建于抗战胜利的的岁月——1945年。学校座落于永定镇城北凤山坡脚。成立之初,规模很小,1950年永仁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时,仅有学生77人,毕业生16人,教职工10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历届师生的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迅速,校园校舍建设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现代化教学设施和管理水平的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永仁县第一中学的前身是云南永仁初级中学,始建于抗战胜利的岁月——1945年,学校坐落在西南名山方山脚下,永定河畔。成立之初,规模很小,直到1950年1月永仁解放时,仅有学生77人,毕业生16人,教职工10人。1970年发展成为完全中学,1972年县内其它中学陆续开办,永仁中学正式定名为“永仁县第一中学”。
永仁一中经历了六十一年的办学历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历届师生们的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学校规模逐渐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迅速,校园校舍建设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一所初具现代教学设施和管理水平的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学校至2006年9月,有高、初中40个班,在校学生1860余人。有专任教师中121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5人(含特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49人,知识结构合理又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5.5%,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学校党总支有党员54人,他们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带头人。校团委有师生团员90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38000m2,校园内各式景点错落有致,风光绚丽多姿,四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是一所花园式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为师生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条件已日趋完善,设施逐步现代化,学校配备了设备完善的各科实验室、图书馆、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报告厅,师生多功能餐厅,拥有标准宽敞的运动场。
学校有一个开拓进取,勤奋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责任心强,治学严谨,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教职工队伍。学校始终把握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中心在课堂的方向,注重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强化科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实施多渠道培养和输送人才战略,教育科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三年来全校共有66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的正规教育刊物上获奖或发表。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的“中学英语三步单元目标教学实验研究”课题, 2000年被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领导小组立项为首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2002年6月已顺利通过省、州、县级的结题审查;“贫困地区中学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的课题已被列入楚雄州教育科研八大重点课题之一。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博学、善教、开拓、进取”的教风和“勤思、善学、拼搏、顽强”的学风。
长期坚持勤工俭学活动是永仁一中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有农场和蔬菜基地各一个,土地百余亩,还有其它勤工俭学项目若干个。学生坚持每学期参加劳动一周以上,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和学习劳动技能,学校勤工俭学的创收还解决了学校部分办学资金。由于成绩显著,被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劳动部联合授予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称号。
几十年历经风雨,数代教职工的艰苦创业和奋斗,永仁一中已为祖国建设各条战线输送合格人才近两万名。他们中有在国家部委、省、州、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企业家”称号的;有博士、博士后、教授、高级工程师以及各条战线上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分子。据不完全统计,仅恢复高考以来的29年中,永仁一中共毕业高中学生6000余人,有近三千人升入大、中专学校,办学效益十分显著。1998年初,首批被云南省教委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学校”,1999年底被中共楚雄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2001年底又被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近年来,全校师生发扬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真抓实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兴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之风,在县小、人口少,生源少,起点低,经济相对贫困的情况下,学校一年一个样,高考上线率、升学率一年一个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肯定。
永仁一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教书育人,发展永仁教育事业中成绩卓著。如今,他们在回顾六十一年办学成就的基础上,在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拓宽思路,务实创新,正向着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机制,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营造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标准的教育设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迈进,为开创永仁一中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永仁县第一中学
云南省永仁县第一中学,学校是永仁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诞生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永仁县第一中学
所属地区
云南省
创办时间
1945年
占地面积
105亩
目录
1学校概况
2校园环境
3师资队伍
4办学理念
1 学校概况
2 校园环境
3 师资队伍
4 办学理念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学校概况折叠编辑本段
云南省永仁县第一中学,学校是永仁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诞生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
成立之初,规模很小,1950年永仁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时,仅有学生77人,毕业生16人,教职工10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历届师生的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迅速,校园校舍建设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现代化教学设施和管理水平的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永仁县第一中学的前身是云南永仁初级中学,始建于抗战胜利的岁月——1945年,学校坐落在西南名山方山脚下,永定河畔。成立之初,规模很小,直到1950年1月永仁解放时,仅有学生77人,毕业生16人,教职工10人。1970年发展成为完全中学,1972年县内其它中学陆续开办,永仁中学正式定名为“永仁县第一中学”。
永仁一中经历了六十一年的办学历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历届师生们的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学校规模逐渐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迅速,校园校舍建设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一所初具现代教学设施和管理水平的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永仁一中创建于1945年,至今已有70年(1945-2015)的办学历史,是永仁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当前占地105亩,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有教学班43个,其中高中25个班、初中18个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60人。建校至今,永仁一中坚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已为祖国建设各条战线和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二万余名。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永仁一中不断发展壮大。
环境设施方面。借1995年和2005年两次校庆东风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彻底改变了原来校舍紧缺、因陋就简的状况。2008年以来,学校又致力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改善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建,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设备粗糙落后的局面。当前的永仁一中,有使用面积共6700㎡的教学楼两栋,配置达标的理化生实验楼一栋,藏书二万余册的图书楼一栋,320座位阶梯教室一栋;可提供1500名学生食宿的食堂一栋、男女生宿舍楼各两栋;有300米跑道田径场(兼足球场)一块,标准篮球场六块,排球场一块。学校配备有现代教育远程资源接收系统和校园播音系统各一套,有24个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其它如微机室、校史陈列室、美术室、音乐舞蹈室以及各种体育运动器材等的配置也具一定规模。永仁一中校园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达45%,各式景点错落有致,并形成了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洁的长效机制。
教育改革和文化建设方面。2009年以来,永仁一中抓住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和义务教育“两基”迎国检之契机,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夯实校园文化。一是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认真组织课题研究,大力加强教研组长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实施了“杜郎口教学法”,在高中稳步推进了“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和“六步教学法”。三是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务处对教师教案、作业批改、听课记录、多媒体课比率、实验比率等,每学期进行不少于四次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完善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四是确立年级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加强了对集体备课的考核。五是改进了师生评价方式,加大了学生民主评价教师的力度。六是积极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方法方式。在坚持抓好入校教育、班会课、“三操”、卫生保洁、建校劳动等常规教育工作的同时,通过组织组织军训、观看优秀视频、听典型事迹报告、参观校史馆、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避险逃生演练、防暴演练以及检查评比、表彰奖励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前途理想教育、爱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以及“三生”教育等的力度。七是实行了德育导师制度和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制度。通过结对帮教,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八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自筹资金夯实各种文化硬件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起了团结进取、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