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的后起新秀----阳逻+++骆兴发

家乡区县: 湖北省新洲区

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地处长江中游北岸,距武汉中心城区20公里,是武汉通向沿海地区的水路咽喉和华中地区对外联络的水上门户,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带动和促进武汉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

区位优势

阳逻开发区区位交通优势突出,长江阳逻港,拥有长江中上游唯一的天然深水岸线,具有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以集装箱江海直达为主的外向型主枢纽港口的自然条件;开发区与106、318国道紧密相连,穿越开发区的武汉绕城高速公路、阳逻长江大桥与沪蓉、京珠高速公路一线贯通;京广、京九铁路自南而北夹境而过,京九铁路新洲旧街车站距开发区仅30公里,京广铁路专用线已延伸到阳逻港区,正在规划将铁路沿江延长;阳逻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迁建后的汉口(原王家墩)机场就在阳逻。这种水路、公路、铁路、空运立体交通网络汇集一地的格局在华中地区独有。

发展定位

阳逻开发区的发展定位为:华中地区重要物流中心,现代港口工业新城。

2006年底,武汉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阳逻新城规划》,规划中的阳逻新城以阳逻区位交通和深水良港资源为依托,按照“向北轴向拓展,向东适度推进,向南有机延伸”的空间拓展思路,充分发挥高效便捷的水陆交通枢纽优势,依托武汉市华中地区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发展“三业”(港口物流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一带(沿江产业带)、一心(阳逻新城核心区)、双轴(十字型发展轴)、十片(1个港口物流片区、6个产业片区、2个生活片区、1个休闲度假片区)”的总体功能结构,形成以集装箱仓储转运为特色的华中区域性重要物流中心和以现代化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区。到2020年阳逻将建成为面积达54平方公里,人口数达到60万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港口工业新城。

自2000年底阳逻开发区实行“市区共建、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以来,在武汉市和新洲区的共同努力下,阳逻开发区在一片荒山黄土上实现了快速启动、快速推进、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新修了30多公里的园区主干道,三大功能园区已连成一体;首期日供水5万吨、终期日供水20万吨的开发区新水厂已经建成供水,开发区实现24小时供水不间断;12.6万千伏安的竹林输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投资7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共引进投资项目75个,协议投资额370多亿元,其中有26个项目竣工投产,18个项目正在建设,30多个项目即将开工,已初步形成了港口物流、能源工业、纺织服装、钢材深加工、设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几大产业集群。2006年,阳逻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3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0.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实现签约项目30个,协议投资额过40亿元,实际引进内资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实现融资0.6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16亿元。阳逻开发区作为一个新兴开发区规模初具,在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展望明天,阳逻开发区发展前景更加美好!在武汉市十一五规划中,阳逻是武汉市重点打造的三大港口物流园区、五大外资密集园区之一,武汉市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在阳逻建设武汉纺织服装基地和钢材深加工基地。随着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在长江中上游重要功能性枢纽港地位的提升,随着阳逻长江大桥、武汉绕城高速公路、汉口新机场、阳逻电厂三期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成使用,阳逻的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彰显,阳逻开发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热潮。3-5年后,阳逻开发区将形成2个双百亿元(钢材深加工、港口物流)、4个50亿元(纺织服装、电力能源、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的产业板块,开发区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500-700亿元。一个华中地区最大的、以集装箱江海直达为主要特征的重要物流中心和制造业基地、一座现代港口工业新城正在强势崛起!

发仔(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