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的社会事业一

家乡区县: 上饶信州区

科研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科研机构相继建立,科研技术队伍不断壮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空前活跃。进入80年代,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工作从以往过份追求高、精、尖项目的研究日益走向实用技术开发与推广运用的轨道。全区农民由“致富热”转向“科技热”,由劳动致富转向科学致富。2012年上报申请专利682件,较2009年增加了365件;全市专利(授权)426件,较2009年增加了189件;有2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2009年持平。县属科研机构16个,科技人员127人,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3100万元,较2009年增加了10055.4万元。技术交易额为4833.9万元,较2009年增加了2789.3万元。[23] [57] [58]
文化设施

上饶市文体活动好戏连台,第二届市运会成功举办,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圆满成功,信州区荣获“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称号,玉山县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2年末上饶市共有建设农家书屋2205家;文化馆12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数91.7万册(件);博物馆13个;共有广播转播发射台3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53%;电视转播发射台5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67%;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803个;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0.39万户。[23] [58]
卫生事业

建国前夕,全区仅有西医200余人,中医850余人,医疗设施非常简陋,当时规模最大的省立上饶医院,也仅有病床30张,县立卫生院病床充其量也才3-5张。建国后,上饶地区大力增设卫生医疗机构,积极培养卫生医务人员,逐年扩充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
进入21世纪,上饶市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医院获得成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光明微笑”工程有效推进,17760例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858名唇腭裂患者露出微笑。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上饶市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共有卫生机构9183个。其中,医院113个,卫生院240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9764张,其中医院1263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1.7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4381人,增长19.9%。其中执业医师9492人,注册护士956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2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29人。全市医疗机构共诊疗3439万人次,健康检查161万人次。

珈蓝夜舞(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