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
2011年度上饶市境内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Ⅱ~Ⅲ类标准,水质状况优良,主要河流(信江、乐安河、饶河、昌江)水质达标率为98.15%,河流水质为优良;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为优。信江、乐安河源头水与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为优,主要河流上游水质好于下游水质,河流水质乐安河、信江优良,饶河较差。
12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因子进行评价,11个县(市)年均值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信州区、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区评价)。与2010年相比,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无显著性变化,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保持二级以上优良水平。市城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7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各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在0.019-0.047毫克/立方米(标态)范围内,上饶市区和婺源、玉山县城二氧化硫浓度有所升高。余干、弋阳、万年、德兴二氧化硫浓度值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他城市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城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28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日均浓度未出现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现象;全市各城市二氧化氮年均值在0.014-0.033毫克/立方米(标态)范围内,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鄱阳二氧化氮偏高。市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6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在0.022-0.063毫克/立方米(标态)范围内,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污染偏大的是德兴,年均值达0.063毫克/立方米,其次为上饶市区和万年、弋阳县城,但均未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市城区降尘量全年均值为1.89吨/千米·月,与2010年基本持平,没有超过市标准值。市城区降水酸雨频率为54.4%,降水pH值范围4.43~5.85,年降水平均pH值为5.17。对比2010年,降水pH酸性降低,酸雨频率下降明显,并呈逐步降低趋势。
市城区声环境质量良好,属绿色园林宜居城市。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值范围61.3~72.9分贝,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7.9分贝,达到4a类标准,达标比例为81.25 %,平均等效声级连续五年保持较平稳状态。受车辆急增的影响,市城区超标路段有所增加,有18.75%的路段等效声级超过70dB(A)。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范围48.3~59.7分贝,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1.9分贝,2类区达标比例为100%,未出现超标准现象。受益于城区道路拓宽及绿化、老城改选及居住小区化、商贸市场化,极大优化了城市声环境,使城市不断扩建和发展过程中,保持了较好的城市声环境质量。市城区开展了功能区噪声监测:1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8.44%,夜间达标率为100%;2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9.06%,夜间达标率为100%;3类功能区昼夜达标率均为100%;4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8.44%,夜间达标率为75%。总体声环境质量良好,但没有完全满足功能区的噪声要求,城区监管应按功能要求严格规范区域噪声环境,实现功能区噪声的全面达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