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饼茶叶

家乡区县: 云南省勐腊县

 麻黑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北部易武古镇。易武古镇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唐乾符元年(公元875年)更名为“利润城”,1930年民国政府在易武设立镇越县。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在易武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1958年县政府由易武迁至勐腊,更名勐腊县。易武是古六大茶山之首,具有优久的产茶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中心,是“茶马古道”之源头。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易武“普洱茶”得到了健康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易武主导和支柱经济产业。目前全乡拥有茶园面积35000余亩,年产干茶700余吨。


  位于易武东北部的麻黑村是易武“七子饼茶”主产村之一,村年均降雨量在1700-22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17.5℃,土壤PH值在4.5-6.5之间,海拔1300米。全村有60户,总人口280人,茶园面积为1015亩,全部为古茶园,年产干毛茶30吨,全村年均收入260万元,每户年均收入达4万多元。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系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圆饼形,每7块包装为1筒,故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筛、拣、高温消毒、蒸压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呈圆饼形,直径21厘米,顶部微凸,中心厚2厘米,边缘稍薄,为1厘米,底部平整而中心有凹陷小坑,每饼重357克,以白绵纸包装后,每7块用竹笋叶包装成1筒,刚好每1筒2.5公斤,也是为了方便以前茶马古道上的茶商计算重量,包装整体古色古香,宜于携带及长期贮藏。出口饼茶亦有采用古朴典雅的纸盒包装的,每盒1块。

七子饼茶外形结紧端正,松紧适度。熟饼色泽红褐油润(俗称猪肝色),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厚回甘,带有特殊陈香或桂圆香。生饼外型色泽随年份不同而千变万化,一般呈青棕、棕褐色、油光润泽,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清爽滑润,具有回甘、生津之特点。

七子饼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七子饼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因此,七子饼茶可以长久陈放,每多放一年它的品质及价值会向上攀升一个档次。历经年深日久,一个普通的七子饼也会从平凡到卓越。市场流通的七子饼茶一般为5年,7年以上的已经很贵,10年以上算得上上乘品质,20年以上在流通领域中已极为罕见。

姚靓(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