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历史民族沿革渊源3

家乡区县: 吉林省抚松县

抚松于清宣统元年1910年1月16日设县,取名双甸县,属奉天巡抚。清宣统二年1910年8月23日更名为抚松县,含镇抚安定松花江上游之意。1945年12月18日抚松解放,先后归属安东省、辽宁省、辽东省,1954年7月划归吉林省通化地区专员公署,1985年4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划到白山市管辖至今。有汉、满、回、蒙、侗、壮、朝鲜、锡伯等十多个民族,汉族占97.8%。
抚松地处长白山森林腹地,长白山雄奇壮美,古老神秘,繁衍了诸多民族人民,孕育了金王朝、清王朝的兴起与繁荣,自古就受到多族人民崇仰,被尊为“龙兴之地”。这里是肃慎期的“楛矢石砮”的故乡,孔子学识渊博,能准确地判断出射落在院子中的大雁上的箭是从北国而来。抚松是唐朝渤海国的“朝贡道”必经之路,是唐代以来边疆与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驿站。
被称为中国唐朝时期渤海国最重要的古城之一的新安丰州城,即“新安遗址”,位于抚松县抚松镇新安村西部,第二松花江的头道松江呈半圆形从古城墙外侧由东向西流去。丰州,是渤海“朝贡道”上的一处十分显要的城池,也是联接渤海都城与京城的重要纽带。有谁能想到,早在千年之前,竟在这幽深的激流峡谷之中,行进着一支支庞大的商旅,悠扬悦耳的铃声在深山峡谷中回荡。队伍再起程时,从新安古城出发,绕过头道江岸北沟谷穿行,由抽水到兴参时入二道松花江流域,再顺左岸溯流而上,经新屯子,北岗、露水河、沿江等乡镇,过敦化的大蒲柴河,然后直达渤海的敖东城。渤海朝贡道绵延数千里,从白山黑水之间,通向唐朝长安。这条友谊的纽带,为增进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为后人所歌颂。
抚松县新屯子镇西山出土的一块“黑耀石”,将长白山地区人类居住的历史,由新石器时代变成了旧石器时代,往前推近了3000年,并且填补了长白山区人类居住露天遗址和用火遗迹两项空白。这块重达35斤的黑耀石荣登世界之最的宝座。

人参娃娃来敲门(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