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红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主任,四十出头,皮肤坳黑,在人群中丝毫看不出他农业专家的形象,然而全县100多万亩农作物的分布、面积、长势等情况没有他不熟悉的。在农技战线工作了24年,从农村庄稼汉逐步成长为科技人员,有着不同寻常的成长轨迹。
“红安的花生之父”
马皓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20多年来,他爱岗敬业,全心事农,为红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对红安花生生产有着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效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马皓被红安人称为“花生之父”,有他的功劳作见证:由他主持的“花生新品种鄂花6号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获红安县科技成果进步奖一等奖、黄冈市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参与的“花生黄曲霉抗性遗传改良基础及中花6号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的“旱地地膜花生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项目,获红安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因其良好的业务素质,务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他被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是2009年度全国花生生产与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粮棉油高产创建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新品种区域试验先进个人,黄冈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红安县突出科技贡献奖获得者,红安县优秀共产党员,红安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红安县首届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红安县“三农”先进个人。
“花生大县的有功之臣”
谈到革命老区红安,必然提到将军县花生。这种红安独特的资源,逐渐成为红安的“金字招牌”,变成经济发展优势。红安花生,其显赫的名声背后,闪耀道道光环:种植历史悠久,始于清末,盛于民初;常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0%,成为全省花生第一大县;品质好,出油率高,产品多次获部优、省优,是鄂东北最大的花生交易中心;花生已成为农业第一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12年红安花生种植面积达40万亩,比2011年增加6万亩,再次稳坐全省花生第一大县交椅。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红安农民积累了种植花生的丰富经验。运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培育新品种,促使红安花生这个传统油料作物,变成了优势油料作物,并以大面积高产而享誉全国。1985年红安被列为全国首批花生基地建设县。
被称为“花主任”的马皓培育出的88-415和89-01等新品种,研究出地膜花生配晚杂、双季花生连作、旱地地膜花生等新技术、新模式,多次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的表彰。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越南等国家的花生专家纷纷到红安考察交流。现在花生已成为红安的主要特色经济作物,是鄂东北最大的花生交易中心。到2012年12月底,花生市场交易总量超过12万吨,交易额过亿元,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地。
农业局的同事都知道,马皓是个“花生迷”,他每天工作念的是花生经,田间地头宣传的是花生生产技术,向领导汇报的是花生产业发展情况。他为了帮助农民提高花生种植水平,长年奔波在红安的田间地头、乡村小道,与农民朋友打成一片,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生产难题。同时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办生产示范样板,发挥样板科技辐射功能。他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提高农民收入上,把着眼点放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上。
“农民致富的科学家”
马皓选育了红安县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被红安的老百姓称为“农民致富的科学家”。
他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花6号。鄂花6号是适宜鄂北瘠薄岗地种植的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审定后连续四年被湖北省确定为花生主推品种。四年来,累计推广面积100万亩左右,亩增产30公斤以上,三年累计增产3000万公斤,农民新增利润9000万元以上。
针对红安“十年九旱”的县情,研究和推广了旱地地膜花生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该项目现已成为红安花生生产的主导技术,年推广面积5~10万亩,亩增收300~500元。近几年,马皓主持承担了1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国际合作项目二个,省部级项目5个。其中“亚洲雨养农业湖北红安花生改良示范”项目,是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资助,红安应邀出席了在印度召开的项目总结会,成功将红安花生生产技术推向了世界。另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由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赞助,项目实施成功提出了红安及鄂北山地青枯病区花生最佳施肥方案,为广大农民开出了最佳花生施肥良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他主持承担的湖北省花生区域试验和全国花生区域试验在省区试会、全国区试会以及越南、印度花生工作会上推荐为典型材料。他主持的花生硼肥应用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好评,所写论文《硼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分析》在《中国种业》上发表,并被中国种业杂志社评为优秀科普论文;所写论文《水田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旱地地膜花生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在湖北农业科学上发表,《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鄂花6号的选育与应用》在中国农业科技通讯发表,主编的《无公害花生种植技术》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同时,马皓同志积极开展和参与产业调研,当好领导参谋。他刻苦钻研业务,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农业生产实际,编写了近10万字的农业科普资料和生产试验总结,红安县新型农民培训教材就是他奉献给红安农民的大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