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玉产品

家乡区县: 贵州省江口县

                 紫袍玉独产于中国佛教圣地梵净山(国务院于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具有10--14亿年的成矿历史。它集万物之精华,吸佛地之灵气,质地坚韧,细密柔软。因已勘明储量极少,加之独特绚丽的色带,细腻而柔润的质地,为世界名石之一。用紫袍玉所雕琢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早在明清就作为贡品敬献皇帝,其紫色中所夹黄色玉带极具帝王之气,同时具有天然油脂和独特光泽,是古今不可多得的优质玉石原料。紫袍玉料主要分布于梵净山西南侧的印江与江口两地之间的深山之中,因开采十分艰难而倍感珍贵。至今为止探明仅产于梵净山。以其美丽的色带细而柔润的质地,被列入中国的名石系列,与鸡血石、寿山石、青田石等齐名。
紫袍玉属绢云母千枚岩,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绢云母、绿泥石、金红石、电气石,还含有钛、铁、铅、铬等多种元素。物性稳定,雕刻性能好,加工抛光后具有柔和的丝绢光泽,色彩俏丽动人、古朴典雅,可用于雕制画屏、茶盘、砚池、墨盒、印章、摆饰等。
该石以紫色为主,玉绿相间,蕴含大红大紫之意,民间传说其具有佛性,可为人带来吉祥幸福.民间艺人采用传统的独特的手工雕刻工艺,精心雕琢的人物、山川、盆景、茶具、酒具、文房四宝等等高档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无一重复,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
据史书记载,明代建文帝因避祸乱,隐于梵净山中,偶然发现此石与自身紫红龙袍颜色一样,夹有淡绿玉带,而且与自身龙袍极其相似,遂令工匠做成饰物,取而观之,爱不释手,将其命为“紫袍玉带石”。因此,该玉石之名由明代皇帝册封,是皇帝宠爱大臣的一种赏赐品,有“紫袍加身,升官晋爵;玉带横腰,吉祥如意”之说。
紫袍玉色彩层次分明,一层紫红,高贵典雅;一层淡绿,剔透赏心,根据玉带的多少可分为单带、双带及多带。其独特的上乘石材,既是武陵山脉之特有,又得佛教名山之禅韵,它集万物之精华,吸佛地之灵气,质地坚韧,细密柔软,用它做出的产品,色泽艳丽,搭配美观,加以精做的雕工,更为巧夺天工,无与伦比。特别深受茶文化市场的青睐,这种独有的色泽与质地,与我国茶文化氛围和环境水乳交融、和谐一致,将其置于轩宇大堂和幽雅小居,尽显珍贵和霸气。

女娃子!(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