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写到高淳的诗歌,题目叫《晓自银林至东坝登舟,寄宣城亲戚》,诗歌是这样写的:晓山障望眼,脉脉紫翠横。
澄江已不见, 况乃江上城。
结束治野装 ,木末浮三星。
羸马陇头嘶 ,小车谷中鸣。
亭亭东坝树 ,练练绿浦明。
篙师笑迎我 ,新涨没苹汀。
径投一叶去 ,云水相与平。
聊将尘土面 ,照此玻璃清。
怀我二三友 ,高堂晨欲兴。
风细桐叶堕 ,露浓荷盖倾。
凝香绕燕几 ,安知路旁情。
诗歌里的“银林”、“东坝”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但这里的“银林”其实是现在的“东坝”,而诗歌里的“东坝”却是现在的“定埠”,过去叫“邓步”。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得从胥河与东坝的历史说起。
所以古代的文人面对此情此景,不免浅斟低唱,“举杯对处吟偏好,拄颊看来思欲豪”(刘弼《东坝晴岚》)。
——明代高淳教谕干凤吟七绝一首:
宿云初散雨初晴,坝上风光月样清。
数点峰峦天外碧,丹青虽巧画难成。
几笔点染,东坝如画。
——县令李斯佺吟七律一首,颈联与尾联唱:
半有半无皆画意,乍浓乍淡亦天工。
何期树杪风翻处,犹带斜阳数点红。
由面到点,虚实相生,晴岚之美,在蓦然回首之间!
——县令黄大源五律一首:
层峦多霁霭,烟景傍瀛洲。
过雨青犹滴,涵光冷不秋。
横江银练断,抹障画屏收。
远眺双眸豁,笛声人倚楼。
前三联历历如画,最后一声长笛,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其他文人如明代的韩仲孝、胡蛟之,清代的胡扬祖,均有诗歌歌咏东坝、胥河的美景。
东坝晴岚,既美在她古老深厚的历史,也美在她鲜活的自然风光,数百年来,传诵不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