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锋,男,1947年3月出生于鹤峰县五里乡,土家族,中共党员。“文革”期间当过农民,生产队记工员、会计,村党支部书记等。1971年10月从华中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省文化局工作,任《湖北文艺》编辑、编辑主任。1980年3月任长江文艺小说组副组长,1984年调《今古传奇》任主编、社长;其间下派恩施州任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建始县委副书记;1988年底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省文联党组书记,是第七届省人大代表。1990年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插班生)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994年1月获国务院领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李传锋任《今古传奇》主编期间,该刊最高单期发行量达到276万册,风行全国,引发了一个全国通俗文学热潮,在国内开创了文学刊物“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先例。坚持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大众意识,时代精神的办刊方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受到湖北省领导及全国有关方面的肯定,该刊成为全国大刊、名刊。他热爱家乡,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和行政领导岗位上,热心辅导和帮助少数民族作者,培植鄂西乃至全省的民族文学园地和队伍,为鄂西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倾心竭力,为繁荣家乡文学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李传锋主要写小说、文艺评论、散文,也写电影剧本。在高中和大学时开始文学创作,从1974年发表作品《鲜花献给第三世界》开始,至今已发表数百万字,见诸于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已经出版了长篇小说《最后一只白虎》(长江文艺出版社)、《林莽英雄》(湖北少儿出版社),短篇小说集《退役军犬》(文化艺术出版社)、《李传锋动物小说选》(作家出版社),小说集《红豺》(中国文联出版社),散文集《鹤之峰》(长江文艺出版社)、《梦回清江》(武汉出版社),文艺评论集《南窗谈艺》(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等,以恩施地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故事为素材的电影文学剧本《土家妹子》,正由湖北电影制片厂拍摄。
李传锋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两种题材,一是家乡土家人的生活,像《烟姐儿》、《表妹的婚礼》、《十里盘山路》等作品得到著名作家王愿坚的好评。著名作家玛拉沁夫说,他就是从李传锋的作品中了解了土家这个民族。一种是以动物为主角的,像《退役军犬》,获得过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他的散文以游历祖国河山的随笔居多,评论多是编辑工作中的体会和随感,带有一定的写作辅导功能。其动物小说创作及其理论引起文坛注意。他主张动物小说不同于兽形人语的寓言体。最著名的是长篇小说《最后一只白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这部小说1989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文艺报》、《湖北日报》、《华师大学报》、《民族文学研究》等都发表研究文章和评论给以充分肯定,《小说大辞典》为该书专列了条目。该书1999年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推荐、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繁体字本。他的动物小说,多以辽阔、神秘的鄂西原始林莽为背景,展示土家人与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与大自然在不同时代的密切关系,演绎了无数惊心动魄、充满生活情趣、富有哲理和美感的场景故事。充分地提示了人类生活对动物世界的影响。既给人物赋予了不同时代的思想行为烙印,又给动物赋予了可爱的人性和灵气,无情地鞭挞了人类的恶人恶行,以冷峻、幽默、生动、准确的文学语言,阐释了作者的人生体验、自然观和价值观,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与动物、文明与野蛮之间矛盾斗争的深层哲学思考,从而在动物小说的创作上独树一帜,在中国民族文学史上确立了重要的地位。
李传锋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湖北省最高文艺奖“屈原文艺创作奖”的终审评委。他的有关专业成就及创作情况,被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土家族文学史》等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