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陈继光

家乡区县: 湖北省鹤峰县

陈继光,男,汉族,1956年3月出生于鹤峰县, 1974年7月毕业于鹤峰县一中。1974年9月到走马公社南北茶场插队,1975年4月入党,任茶场党支部书记、茶场场长、知青队长。1976年12月入伍,任北京军区后勤部某部战士、班长、连党支部委员。1978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学生会宣传委员,1982年7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9月任北京军区后勤第五分部宣传科干事,1983年6月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宣传处干事,1991年6月任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科技干部处干事,1994年10月任干部部科技干部处副处长,1998年9月任干部部调配处处长,2002年12月任北京军区干部转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同时晋升大校军衔。
陈继光勤奋好学,志趣广泛,读书做事,务求有成。在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生涯中,历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山西大学就读期间被评为学校10名“三好学生标兵”之一、省级“三好学生”。在走马公社南北茶场插队期间,与18名同窗学友一起,积极投身农业学大寨运动,3年时间使茶叶产量和经济收益翻了一番,知青队被评为全省知识青年先进集体,陈继光被评为全省知识青年先进个人。参军入伍后,认真履行共和国军人的神圣职责,积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才智。当战士期间,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从事宣传教育工作期间,努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积极总结宣扬部队建设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积极策划和组织制作了普法教育系列录像片,被总部作为军队普法教育的影视教材发至全军各大单位。他2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北京军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从事科技干部工作期间,策划和组织实施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云梯计划”,培养了大批全国全军知名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百余名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全军率先进行作战部队技术干部队伍情况的调查研究,撰写的专题报告引起军委、总部首长高度重视,总结的某集团军提高干部队伍科技素质的经验在全军作战部队推广。他又2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北京军区优秀共产党员。从事干部调配和转业工作期间,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开展业务工作,研究制订了军区2001年至200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人才战略工程实施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北京军区军地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协作区”的总体构想,并积极参与组织实施工作,联系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兵
器工业集团等30家院校、科研单位,聘请150余名两院院士、全国全军知名专家,与北京军区签定协议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采取多种方式造就现代军事人才,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效提高了军官队伍的现代科技素质,受到军委领导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在全军推广了这一做法。他再次荣立三等功2次,调配处荣立集体三等功。同时,他还多次参与全国、全军重要会议的筹备和中央军委、总部关于人才建设、干部管理等方面重要文件的起草,为健全和完善军队干部管理的政策法规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孙艺芳(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