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采芹,男,1943年3月出生于鹤峰县铁炉乡唐家村,土家族,中共党员。中西结合副主任医师职称。1959年10月毕业于江口中医中学并参加卫生工作。1972年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专业),1975年12月毕业回县。1998年10月获“世界传统医学博士学位”(T、M、D)。
行医40余年,擅长治疗血虚痹症(坐骨神经痛)、牙病、烫伤及疑难杂症,对保健养生学有心得,并有研究成果。医术城乡闻名,深受病者信赖与尊敬。1966年至1992年龚采芹在县中医院肩负全院党政领导职责期间,历经上山采药等艰苦创业历程,医院面貌得到巨大变化:医疗设备由无到基本齐全,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年收入从建院时的不足3万元发展到年总收入60多万元,当时中医院结余存款达40余万元。
1992年调县科委负责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任所长。白手起家,走上自拟课题,自寻合作伙伴,自筹科研开发经费的创业之路,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完成了“绞股蓝速溶茶”、“康保牌保健香烟”、“药物保健鞋垫”、“妙饮回春茶”、“营养素调味品”等八个科研课题。在短短的三年中把县药研所办成了拥有流动、固定资产总值40万元左右的科研所。为县增加税收30万元。而且带动县中药材、县民族酒厂等企业的发展。
1997年冬回县中医院重任院长,面对不能足额支付职工工资的局面,到任后大胆改革,调整领导班子,制定了28项管理制度。次年业务收入就由1997年的70多万元,上升到134万元,创历史记录。发齐了职工工资,在岗职工人均还发放奖金2000多元。还清了15万元外债,购进了10多万元的新设备,达到扭亏增盈的目的,并集资为职工新修了12套住房,1999年退居二线担任专职书记之职。他在县中医院工作期间,除了完成日常行政工作以及医疗业务,科研课题之外,坚持学习中西医理论,并结合十年的临床数经验,先后撰写出几十篇医疗和科研论文,其中“桑鸡归芪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99例临床应用”在全国首届内科学术会议上交流,刊登在中国中医文摘增刊中(92—P330);“川交白芷汤治疗牙痛127例临床应用”,刊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92—第六期)。“姜黄九物汤治疗男性结扎术后遗症48例临床应用”,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6月期);“论阳萎的弁证论治”一文发表于《时珍国医杂志》。世界传统医学博士答辩毕业论文,“论人体衰老与延缓”一文被刊入《世界传统医学博士论文集》,首版于美国加州世界传统医学出版社。其主要业绩于1995年被编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第二卷。治疗性病验方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现已出版。1987年以来着手保健养生研究,研制的“绞股蓝福音茶”,1990年在上海展销获得“全国美化生活大奖赛金杯奖”,1991年获州级科技成果三等奖。“还少春”滋补酒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司法部科技成果四等奖;“龙眼枸杞含硒滋补酒”,1996年获美国“爱因期坦科技发明派拉蒙金杯奖”;“庚午烫伤油”临床使用8000多例效果良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