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概述

家乡区县: 永年县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北端,素有 “邯郸北大门 ” 之称 , 总面积 908 平方公里,耕地 96万亩,人口 87 万,是河北省第二人口大县,辖 20个乡镇、 450 个行政村,是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中国紧固件之都和闻名世界的太极之乡。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177 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亿元,增长 41%;全部财政收入 9.8亿元,增长13% ; 农民人均纯收入6112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0元,增长16.6% 。永年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永年,区位优势独特。县城临洺关南距邯郸市10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149公里,距首都北京426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赵辛公路纵穿县域南北,青兰高速、309国道和邯临、洺李、永河、永峰省道横贯县境东西,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近可通晋冀鲁豫、远可达全国各地的十分便捷的交通网络。特别是随着融入邯郸市“1 6”大都市框架、邯郸市中华大街永年段的贯通和市县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永年成为全市第一个与邯郸市主城区干道相连、设施相接、物流相通、人流相汇的县,进一步融入大邯郸都市圈。

永年,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享有“商贾云集,富饶中原”之誉,七千多年前就孕育了仰韶文化等人类早期文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广府古城、弘济桥、仰韶文化遗址、赵王陵遗址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广府古城,远为隋末夏王窦建德建都之所,近为杨、武式太极拳发源之地,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旖旎,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和面积4.6万亩的洼淀——永年洼,是独具特色的“古城、水城、太极城”。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广府文化旅游开发力度,先后投入4亿多元,大力实施周边拆迁、道路硬化、城内仿古改造等环境综合治理,完成了古城墙抢修、芦苇荡综合开发、太极文化广场等重点工程,成功举办、协办清明节文化、太极拳年会、太极拳名家论坛等节庆活动,年接待各地游客50万人(次)。广府古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名镇”和“中国文化旅游名镇”。永年被命名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

永年,产业特色突出。蔬菜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种植面积77万亩,蔬菜品种120多个,有12个乡镇、208个村、8万多农户、20万劳动力从事蔬菜生产经营,年产鲜菜32亿公斤,产值36亿元,蔬菜商品率、加工率、出口率分别达到98%、19.3%和10%。南大堡蔬菜市场闻名全国,是华北最大的蔬菜集散地。永年大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永年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和“河北蔬菜之乡”、“河北大蒜之乡”,位列河北省蔬菜生产十强县之首。标准件产业,有13个乡镇、150多个村生产标准件,各类加工企业2300多家,从业人员20万人,遍布全国的经销网点达1.8万个,年产量247万吨,销售收入173亿元,产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成为全国最大的标准件生产集散地。永年标准件产业被命名为“河北省十大特色产业”。永年被命名为“河北省特色产业基地”和“河北省五金出口基地”。畜牧产业,建成养殖专业乡镇8个、养殖专业村102个,初步形成绿色禽蛋、优质奶牛、无公害罗非鱼三大养殖基地,华裕公司蛋鸡育种量居全国第一,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华裕公司视察时,对企业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县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被命名为河北省蛋鸡养殖超千万只大县和畜牧养殖大县。

永年,工业实力较强。初步形成了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材、煤炭、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体系。2009年,入统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176亿元、41亿元。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永洋、硅谷、久鹏、建发、恒永等民营企业已成为支柱型企业,其中永洋公司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硅谷公司名列全省十强民营科技企业。2009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80%,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

永年,基础设施完善。抢抓邯郸市“1 6”大都市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一年拆出新天地,两年拉开大框架,三年建设出精品”这一思路,强力实施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大型立交桥建设、路网建设和城市建设投融资等工作均在全市领先,创造了三年大变样的“永年速度”。近两年来,投资17亿元,完成了45条道路建设;投资5亿元,建成了15座公路、铁路桥,有效破解了铁路隔断对永年东西部互动发展的瓶颈制约,把县城向南拓展到72平方公里,全面拉开了城区经济发展的大框架。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06.9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87%,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启动31个村街新民居建设,新民居建设数量、速度和规模省市领先,以城带郊型、工业反哺型、产业促进型、村企共建型等创建模式受到省市高度评价。

梁茜茜(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