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广府城北一带连续三年大旱,随后又连续三年发水,地里颗粒无收,人民生活痛苦极了。
那时候,北廓有一户姓段的人家,家里有个儿子叫飞龙,因他家常年省吃俭用,积攒了好多粮食。人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到他家借粮。段家为人和善,不管谁去借,都是有求必应,并不计数量和期限。凡是借去的粮食,还就还,不还他也不要。有的干脆就住在他家里帮他家干活,就这样,这一带的人平安地度过了灾荒。
人们从心眼里感激段家,有几位会武艺的人为了报答他的恩情,就教给飞龙习拳练武,有教这的,有教那的。段飞龙生就聪明伶俐,没有多久就学了一身好武艺。这年正是大比之年,皇上开科考试,段飞龙就进京参加了科举。在比试中,段飞龙几次上场,场场领先。最后与山东一位武举人比试,一连战了几十个回合都不分输赢胜败。
这一天,段飞龙的母亲在家里等儿子等得心急燎乱, 心想:莫非儿子出了什么事?就拿了香箔到村西头三关庙去求神保佑。到了庙里,她跪在关老爷面前,一边烧香,一边祷告:“关老爷多保佑,叫我儿子早日考中平安回来。”在祷告中,她抬头一看,发现关老爷满脸湿淋淋的尽是汗水,心想:莫非是关老爷在替我儿子出力了,想着想着就掏出手巾来为关老爷擦汗,这一擦不要紧,正在教场上比武的段飞龙战刀失手了。据说:段飞龙之所以能在比武中连连获胜,全是关老爷暗中协助,他母亲在庙中烧香给关老爷擦汗时,手巾遮住关老爷的眼,关老爷一时看不见,所以段飞龙的战刀就失了手。段飞龙战刀失手感到不妙,急中生智用脚一挑,战刀又握到手里,继续交战。山东那位武举人看得清清楚楚,便问道:“你这算哪一手?”段飞龙不慌不忙地说:“我这是鲤鱼钓金钩。”山东武举人乐得哈哈大笑。这一笑,竟把一个头名状元笑跑了。原来山东那位武举人是个三片嘴,他在比武前用鸡皮把豁子贴住了。他这一笑,鸡皮开了,露出了豁孔。监考大人看见了,豁子是不能点状元的,就这样段飞龙终于得了头名状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