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静宁人唯一将炒[chǎo]面的音发标准了,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县城周边多以嘴皮子发音,不会用喉咙发声,所以,这里的炒面是将一种或几种粮食炒熟后混合而磨成的面,而非炒面条。
今天逛超市,发现有现磨的炒面,三十多种五谷杂粮和营养品保健品之类的配方佐料,让我好生希奇,说真的这么多年,还真没吃过炒面了。
现在人们吃炒面是一种饮食或营养调剂,而数十年前则完全是作为一种主食或口粮。那时,娘一直将麦豆谷类和玉米中筛簸出来的秕糠炒熟磨制成炒面,为了提味从山上採一些地茭茭加入其中,这就是那时的炒面。每人每天的炒面也有定量,不是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有炒面的日子感觉生活真的很幸福,总比饿肚子强了许多吧?
上学时娘为我缝制了一个束口小布袋,大概能装三四两的炒面。装在上衣兜里就可以,完全用不着装在书包里面。一小布袋炒面,每天只能按两顿计划着,不敢分配不公,早餐吃一点午饭算一顿,剩余的时间只能靠白水充饥了。
因为要去县城上学,每天早起徒步全当是每天的早操。一个冬季的早晨,天尚未亮,公路上行人稀少,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凭借天空找着感觉。我一路小跑,到鸭口坡时脚下差点被什么东西拌倒,已跑过去十多米了,但心中有点疑惑,于是反身退后想弄个究竟。我弯下腰去摸着扳着,冻得硬梆梆的就是弄不动,但凭感觉不是柿子就是驴粪蛋。我使劲用脚踢起来,踢来踢去踢起了十多个,管它是什么东西,先装进书包等天亮后在看个究竟。
运气还真不错,从漆黑的公路上捡来的尽然是柿子,柿子在那会还真是比较稀奇的稀有东西。
俗话说:柿子拌炒面真是香破头!午饭时,我用自己带的炒面将柿子弄在里面,这是有史以来算是最解馋最过瘾的一顿炒面盛宴吧!
在工地上,每次回家娘都会给我准备一大袋子可吃一月的炒面,炒面没水份,吃起来很干。炒面可以干吃,也可以冲水吃和拌着吃。如果经常干吃吸收体内水份,嘴皮会干裂。在工地上,我经常因为吃炒面而顾不得喝水,体内缺少水份而使嘴皮开裂出血。
这辈子从小与炒面有一种特殊的情缘,生命的四柱里离不开炒面。因为,我生于静宁,长在黄土地。是吃着炒面长大的,骨子里有着与炒面一样的性格,所以,我最爱炒面的质朴与无华!
炒面是儿时生活窘困时的美味佳肴,不管你身在何处,静宁人最不能忘记也最忘不了的就是炒面;炒面象征着静宁人勤劳俭朴的品质,不管你走到那儿他们都会叫你“炒面客”,也因为他们戏谓“炒面客”而让我感到荣光;炒面是静宁人守家创业的本色,有多少商道精英们背着二升炒面创天下的故事还在民间传扬着传颂着。也不管你在那儿不管你在做什么,他们都会说“炒面客”能干,要赢得别人的一声赞誉,这些都是扛着炒面历练出来的。
炒面里面包含了静宁人许许多多的个性和特征,这就是我对炒面的体味与理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