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港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下游、临海镇的东北角。扁担港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黄海岸边来了不少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他们居住在船上,整日漂泊在大海中,无法与陆地上的居民接触交往,有时遇上大风浪,躲避不及还会发生翻船事故,不少渔民因此而葬身汪洋大海之中。居住在海边不远处有位姓王的姑娘,见此情景心中十分难受,她想,要是这海边能有一个让渔民避风避浪的港口,该有多好啊!于是,她从家中找来扁担、柳筐,瞒着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海边挑泥造港。不到一天,三寸“金莲”便被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血泡。父母知道后,劝她不要干这种傻事,可王姑娘没有顺从。一担、两担,一天、两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姑娘造港的念头一直未改,她发誓不建好避风港就就不嫁人。在她的带动下,周围几十户家的姑娘,也拿起扁担和筐篓参加到挑泥填海、修建避风港的队伍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王姑娘从十七八岁和小姑娘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姑娘,和她一起挑泥的姑娘换了一茬又一茬。大海每天潮起潮落,海浪一次次地卷走了姑娘们从远处挑来的泥土,无数次侵吞了她们的劳动成果,但姐妹们在王姑娘的带领下,仍然不改初衷。
有一天,晴空万里,姑娘们正在海边挑泥。到了晌午时分,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波涛翻滚,眨眼间几十个姑娘就被海水卷走了。风平浪静之后,几十户人家都到海边寻找自已的亲人,这时,忽见海面上浮起几十根金光闪闪的扁担……
原来,海龙王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便派出手下的虾兵蟹将,把被海浪卷走的泥土送回岸边,并垒起数十里长的大堤供渔民们上岸避风。那金扁担就是海龙王赐给这几十户人家用于每天加固大堤的。
后来,渔民们为了纪念善良、勇敢的王姑娘,就把这地方称做“扁担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