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潮汕英歌舞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汉族民俗舞蹈。在潮汕流传了三千年之久。这种广场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蹈阳刚而恢宏;现在成了汉族劳动人民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这种广场舞蹈,就是英歌舞。

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这一节里描写的是求雨的场面。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现今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
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学者陈景熙也认为,潮汕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仪式有着很深的渊源。陈景熙先生说:
英歌舞是在潮汕区域文化体系里面具有阳刚之气的两种文化事象之一,另外一个就是潮汕大锣鼓。潮汕英歌舞这样一种形式,其实是跟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春季驱傩仪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它有它的历史渊源。
英歌舞的舞蹈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梁山伯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伯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苏萍说,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一般最多不超过108个人。

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所以一般最多不超过108个人,人数方面就因地而异,表演者主要是当地的居民,所以变数就比较多,很多是因居民的人口或者是当地的经济环境来决定具体参演人数的多少。而且是以20到40岁左右的青壮年为主。因为英歌舞表演的时间长,体力消耗大。也出现了许多未婚女子她们组成的英歌舞队,还有少年儿童啊,老年英歌队也相继成立

sherry_ye(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