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西港微笑

家乡区县: 江苏省锡山区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企业跨境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西港特区正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上。视界决定了高度,以红豆为代表的无锡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上超前谋略,“走出去”成为一种共识和必然。“走出去”,不仅局限于企业自身,更为地区产业在高位运行下寻找到了新的机遇和发力点,加快无锡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
走出去,“产融红豆”的新部署
由红豆集团牵头管理,中柬两国5家企业共同开发的西港特区,是中国首批(六个)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这样理解红豆的“走出去”战略——趁势而上。集团从草创起5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政策中寻找发展机遇。从改革开放时“红豆”破土而出,到南巡讲话之际集团应运而生;到资本市场放开时红豆上市;到抓住“走出去”战略机遇,建立西港特区。

眼下,“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正在打造“产融集团”转型升级的红豆提供了明确讯息和强大动力。西港特区在经历8年艰苦的初创期后,如今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基础建设的完备和招商的推进,特区的“生产力”正被进一步激发。据了解,目前西港特区在柬多个特区中,招商数量位列前茅,2014年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输出资本,更要输出产业
“走出去”需要策略和智慧。西港特区实现了企业抱团与本土合资联合开发。除红豆集团等4家中国��企外,还吸纳了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加盟,构筑了两地企业抱团、分工协作的开发格局,并引入欧、美等地企业入驻,防止了以往中国企业在海外“单打独斗、水土不服”的尴尬。产业布局上,把中国优势企业迫切走出去的意愿,与柬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有效对接,确保特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引进企业以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为主导产业,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与无锡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高度吻合。

输出资本,更要输出产业,政策扶持让企业跨国发展得到有力支撑,尽可能规避风险。据了解,国家层面和江苏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商务、财政、发改、海关、商检、外事、外汇、金融、税务等部门通过为中方投资主体投资建设西港特区项目的立项审批、物资进出口的检验检疫和通关验放、人员出入境、融资及资金汇兑、投资保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商业、海关、商检、劳工和西港省政府等行政部门,不仅对西港特区采取特事专办、急事快办的便利,并经常到西港特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设立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方便入区企业办理业务。
一月能挣一头牛,“西港”人笑了
“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大家庭,在全国经济领域里面去发展和推动均衡发展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抓手。西港特区在成立之初,就坚持把融入当地、造福民众、奉献社会作为重要责任。一方面扩大就业,迄今已为当地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为周边乡村改建学校、修桥铺路、改造寺庙等。特区已形成5平方公里区域的建设规模,建有100栋厂房,并建设了集办公、居住、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柬籍员工宿舍、集贸市场、生活服务区等,为区内企业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处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西港特区把建成“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样板,两国政府重视的合作样板,两地人民满意的友谊样板作为目标。两国政府领导多次表示,要把西港特区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工业新城镇,建成柬埔寨的“深圳”。
8年过去了,当时种下的“红豆”,已长成为中柬产业之林,友谊之树。据了解,西港特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个300家企业入驻,10万产业工人,20万人口的宜居城。

 

小包包(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