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寺庙构建

家乡区县: 绵阳市平武县

报恩寺相传始建于明朝末年或清朝初年,距今约300多余年。寺庙修建时,在无量山下用石块打成石条台阶,镶嵌为踏步,沿山拾阶而上,约20多米,直达山门。山门坐西向东,报恩寺匾额悬于寺门上端。大殿内塑老媪坐像一尊,高约3米,神态安详,寺北有一实木结构长20多米的天桥与大佛殿相连。大佛坐北向南,木质双层结构,高约10米,宽约2米。琉璃瓦铺顶,起脊卧阁。殿坐下层用跳转铺成的通道直达大佛殿,上层是与报恩寺相连的通道。大佛殿为砖木结构的通五间房,绿色琉璃瓦,青色细磨砖,高大雄伟,起脊卧阁,甚为壮观。殿内顶住粗约1.5米,深约8米,宽约4米,高约10米,大点中间释伽牟尼塑像坐于莲花台上,高3米多,双眼微闭,似睡非醒,神塔安详,造型精美。坐像后悬挂如来佛涅槃想,左陪弥勒佛和普贤菩萨,又陪观音菩萨和大世至菩萨巨幅画像,噶站一件,画像高约2.5米,宽约1.5米。东西两边墙上有莲花身班禅、九头护法像。大佛殿前有一个四角亭,悬挂铁钟一口,高约2.8米,口径1.7米,吊顶呈八角,口周5.3米,重约3000斤,造型别致,发音洪亮,余音十里可闻。此种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

晨橙的橙子(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