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江瑔

家乡区县: 广东省湛江市

    江瑔生于1888,字玉瑔,号山渊,良垌镇南溪村人。他是民主革命者、政治活动家、中国同盟会员、南社成员。他的祖父江诚和,父亲江慎中,胞兄江珣都是举人,江瑔是南溪第三代最有名的才子。家有一幢藏书大楼“桥西草堂”,藏书数万册。他生于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远,且赋性聪敏好学,读书过目不忘。

    他从小饱读诗书,下笔千言立就。年十七,县试冠军;翌年院试岁考,以第一名进痒,成为廪生。后肄业于广东高等学堂,累试第一。他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是南溪江家跨出国门的第一人,在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积极进行革命活动,撰写许多宣传革命、讴歌志士的文章,特别对丘逢甲组织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以传记、诗歌、评论等多种文体予以颂扬。1911年,包括吴川籍革命党人庞雄在内的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幸殉难,江瑔以莫大悲愤和无比激情,奋笔呵成《庞雄传》,讴歌壮士、字字铿锵。民国成立,曾任广东临时省议会代议士(议员)、民国初年众议员、中国同盟会粤支部廉江分部部长。1912年10月,高州六县一致推选江瑔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时年24岁。在国会,针对国是艰难,发表主张,言辞中肯,富雄辩力,为同事敬重。1915年(丙辰)12月,袁世凯不顾国人反对,推行帝制,准备当“中华帝国”皇帝,江瑔撰写著名的《丙辰感言》,坚决反对称帝,京津各报竞相登载,反响强烈。他还以辞去国会议员表示反袁,直到袁世凯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才恢复议员一职。

    江瑔平生著作甚丰,著有《山渊阁诗草》、《绿野亭边——草庐诗话》、《仂庵文谈》、《姓名古音考》、《诗学史》、《经学讲议》、《读子卮言》、《作文初步》、《劫余残灰录》、《旅京一年记》、《芙蓉泪》、《辣女儿》等。其中,《读子卮言》是其代表作,对先秦诸子学说颇有见解,常为近人著作所征引,胡适在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曾注明“参看江瑔《读子卮言》”;《芙蓉泪》是一部控诉封建礼教吃人、反映新文化进步思想的长篇小说,曾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印行。江瑔文笔雄浑苍劲,情真意切,对儒学哲理尤有独到之见。可惜未及“而立”之年,竟患急症,客死京师。

ZCL(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