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节,傣语称“毫瓦萨”,意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定于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历时三个月的传授佛法结束的那一天(即傣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便是开门节。开门节傣语称“奥瓦萨”,意为走出传授佛法时期。传授佛法开始之日是一个节日,很有意思。一般认为,关门节和开门节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三个月的关门被视为信众的安居戒斋期。
每年傣历9月15日的这一天,布朗族全寨赕佛,到缅寺听经、滴水。年满40岁以上男女中老年人要住缅寺,全寨停止生产一天;晚上,青年击鼓跳舞。三天后,将缅寺大门关门三个月,僧侣日夜诵经,禁出寺院。 傣历的九月十五日凌晨,各村寨的佛寺都要击鼓为号,告诉人们节日已到,村寨佛寺里的佛爷这一天要集中到佛寺念经,百姓要做斋饭送到佛寺内让僧侣们享用。各村寨的老年信徒也要到佛寺去滴水、纳佛。民间的信徒也到佛寺中静坐参佛,听佛爷讲经说法,每隔七天举行一次“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这段日子禁止人们外出,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结婚,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
傣历十一月十日至望月期间,还要举行一次大“赕佛”活动,由佛爷、和尚集中诵读经文,全村寨的信徒都要到佛寺里静听经文和忏悔。各寺庙要互相邀请对方的佛爷、和尚到自己的佛寺里诵经,以促进佛寺之间的交流。每户人家要给佛寺奉献经书,经书送到佛寺后,便由和尚诵读,献经者要跪在诵经台前静心倾听。所献经书内容除了宣传佛教思想外,还记载着傣族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天文历法和医学知识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