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具有「跨文本性」,它有意识地和原文本产生对话关系。若无对话,则致敬无意义。通俗地说,致敬需要观众看懂出处。对原文本来说,被致敬可以丰富它的经典性。对新文本来说,运用致敬,通过和经典文本建立联系可以增强自己的可识别度。
恶搞
恶搞是调侃、嘲弄、颠覆方式的致敬,也具有「跨文本性」,和原文本产生对话关系。恶搞的目的,是产生喜剧效果。恶搞在丰富原文本经典性的同时,又解构了它的经典性。
抄袭
抄袭不具有「跨文本性」,它封闭于新文本内部,不和原文本产生关系。通俗地说,抄袭不希望观众发现出处。因此,抄袭和致敬的区别还体现在,抄袭内容平静地潜伏在新文本中,不令观众出戏;而致敬内容会让观众短暂出戏并联想到当下文本之外的文本,也就是说,致敬内容在文本基本功能之外,还拥有另外一层附加值。
借鉴
借鉴也不具有「跨文本性」,至少它对观众观看新文本没意义,新文本始终是独立存在的,但研究者可以探索,找到艺术家之间的传承。借鉴是借用前人的方法,来说自己的话。
模仿
模仿和借鉴的区别很小,或许可以说,模仿是缺乏创新性的借鉴。
抄袭和模仿的区别,在其他艺术比如文学和音乐中可能很明显,如果文字和音符高度相似,那就是抄袭,但在电影中不太容易识别,因为电影没有文字和音符那么具体的基本元素可供重复。电影在判定抄袭时,所涉及的对象一般都是在剧作层面,像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而在技巧和技术的层面,比如布光的方法,表演的风格上,模仿的人很多,却很少被指控抄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