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木人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文化群体,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他们分布的区域分别属于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克木人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就是图腾崇拜,在克木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同一图腾姓氏的人不能结婚。克木人的宗教可以称为一种原始宗教,他们信仰鬼神,信仰自己的祖先。每个村寨都祭“官鬼”,一般是在大树下摆一块画有人像的石头,每年一、二月开发坡地之前,搭一棚子举行祭祀仪式。每个家庭供有祖先灵位,一般在夜间祭祖。祭祖时 ,人们要模仿本族图腾(如虎或鸟)的动作。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夫兄弟婚、妻姊妹婚相当普遍。保存母系氏族残余,招婿之风盛行,舅父在家中具有重要地位。个别地区还有群婚现象。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克木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在中国也有少量克木人,但是为未识别民族。
克木人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和景洪市郊区,属于“百濮”群体之一,中国克木人分“达迈老”,“达迈交”和“达迈泐”三支,“达迈老”迁自老挝,“达迈交”迁自越南,“达迈泐”为土著。
克木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与布朗语、佤语、崩龙语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语关系密切,属孟高棉语族。 克木人主要从事旱地农业,过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图腾制度的存在,对规范克木人的通婚范围有很重要的作用,采用外婚制,因图腾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通婚集团,通过婚姻的连结,形成了更大的社会互动网络
在中国,克木人主要集中于云南省勐腊县南腊河、南亮河、南满河、南俄河两岸,以及景洪市嘎洒乡曼迈村公所的老、中、新寨,总人口现仅 2000 余人.
克木人信鬼神,祭供祖先,崇拜图腾。多住山坡,村寨稀疏。长期过着游耕生活,以玉米、薯类和豆类为主食。主要农具为打塘点种的尖棒,长达5米,一端包铁尖,另一端装响器,播种时,在“乐声”中边跳舞边掘塘。运输工具主要是用大型背篓。
勐腊的克木人村落,集中地分布在南腊河以南与老挝毗邻的地区。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翠竹成林,是热带、亚热带典型的雨林区。 历史上的克木人种早地,兼狩猎。生产水平低下,耕作粗放,工具简陋,人民生活贫困。近百年来,由于受到傣族的影响,生产、生活上有了较大的改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