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山的历史风俗(一)

家乡区县: 吉林省抚松县

放山习俗历史悠久,相对集中在抚松县域。产生的具体年代和创始人已经无从精确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民间风俗是伴随长白山区的人们采挖野山参的历史而产生和形成的,具有满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的特点。
抚松县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素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经科学考证,抚松人参的品质高于任何地域的人参。据撰于民国十九年的《抚松县志》记载:“抚 松地处边远,原无居人,出产野参极多。嗣后外来之人渐有进山采掘野参,名曰放山。”,“在二百年前后,采者愈多,出产日少,始栽种园参”。民国三年,仅东 岗、西岗、北岗“三岗营参园营业共七百四十余家,年可出参二十八万斤,每斤能值炉银五六两,出产额约占全国十分之七,总销营口,分销全球,实为我国特别之 出产。”据《太平御览》记载,公元705至926年的220年间,渤海国入唐朝贡94次,贡品中的人参主要是在抚松县汤河口采挖的上等老山参,称为汤河人 参。到明末清初,抚松地域采挖野山参已形成规模,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主要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的重要来源。

人参娃娃来敲门(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