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梦阳在新闻路上奔跑一生

家乡区县: 金凤区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宁夏新闻界老前辈、名记者潘梦阳老师4年前一篇采访回忆文章的大标题,这句话,也是他一生执著于新闻事业的力量之源。在宁夏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来,潘梦阳用一纸一笔写出了自己的精神,把宁夏发展的一丝一豪镌刻在了历史的大碑之上,将祖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宁夏,推向了外面的世界。
作为小字辈的记者,我曾有幸与潘老师共同战斗在采访一线,他敏锐的新闻嗅觉、谦逊宽厚的长者作风和渊博的学识多年以前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拨通远在珠海的梦阳老师的电话时,那个亲切的声音瞬间使我记忆中的形象丰满起来。
1964年8月,潘梦阳自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志愿报名到宁夏。当了一年农民,又在农村做了两年社教工作,1967年才正式成为一名记者。熟知新闻规律的他并没有被宁夏当时的落后吓倒,在他眼里,落后、闭塞的宁夏却正是一个尚未被发掘的“新闻宝库”。
初始的收获
40年前采访好矿工郝珍的一段过程,今潘梦阳终生难忘。多年之后潘梦阳回忆起这次采访,仍然觉得那是对他心灵震撼最大、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次采访。
1968年11月18日,在井下夺煤大战中,郝珍为保护矿友生命和国家财产,挺身排险,身负重伤,因伤势过重于21日清晨与世长辞,年仅32岁。当时的自治区和各新闻媒体对此格外重视。宁夏日报、宁夏电台、新华社宁夏分社选派记者、通讯员组成7人报道组,深入石炭井矿区采访报道,刚入行一年多的潘梦阳身在其中。

杨天成(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