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盐都区

春节是每家每户一年之中所要经历的最大的节日。在这一天家里的人无论之前身处何地都会齐聚一堂来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春节是对上一年所有收获的总结和庆贺,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的祝愿和期盼。为了迎接这个特殊节日的到来,全国各地的人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建湖人民在庆贺新年一事上也拥有着这个“鱼米之乡”的独特风采。

年前准备阶段

代表词:“屯粮”“扫陈”“换新”

每年过年几乎都会听到老妈同样的抱怨“人就是像疯子一样,一到过年又是晒咸鱼咸肉,又是弄肉圆包子的,把冰箱里非要塞的满满的才肯罢休。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乡的人都喜欢在过年前时候在家里囤积很多的食物。这些事情往往在除夕前一个多星期就要开始准备,家里预备好几条大鱼和一两个猪后座。剩下的事情就是弄鱼丸肉丸,准备包子馅。大约年前一个星期的事情,街上的包子铺都会被挤得水泄不通,老远就会看见那一抹浓浓的白雾,随着师傅“嗨~”地一声吆喝,启开大蒸笼,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包子就被一一整齐地摆放在竹帘上晾干水分。家里冰箱每到过年时就会变得空间异样狭窄,冰箱变成了收纳所,肉丸、香肠、包子纷纷前来投宿。虽然每家每户都在此时忙得焦头烂额,但“屯粮”的背后无不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来年“丰衣足食”的生活的向往。

除旧换新,也是过年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扫陈的意思在于不久扫除家里的灰尘,更要去除一些陈旧的事物。打扫房屋,擦洗门窗,把平日里没有顾及到的一些房间死角的灰尘都要清理干净;清洗锅碗和被褥,营造出家里整洁干净的氛围。而在过年时分,家家户户几乎都要为家里添上几件新的物件,大件也好,小件也罢,新的一年里家家户户都希望在新年里借此拥有一番新气象。

除夕

代表词:“张灯结彩”“祭祀”“年夜饭”“春晚”

大年三十对于一家人来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贴春联,挂灯笼,张灯结彩迎接新年。对于贴春联一事也颇有讲究,首先是选春联,做生意的人家一般都会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这一类的对联来表达招财进宝的心愿,而更多的人家都会选择“一家和睦一家福, 四季平安四季春”这一类的对联,希望来年全家平安如意,和睦美满。其次是贴对联,就拿我们家来说,在贴对联之时往往都会仔细万分。大门口的对联往往是重中之重,考虑好上联下联的高度是否一致,贴的是否牢固。而对于贴对联的工具选择,往往也需要细细考虑,双面胶、透明胶、浆糊,对于不同的地点选择其对应的工具。

而年三十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回老家给逝去的故人烧去纸钱。上坟一事并非是大家迷信的表现,更多的其中包含了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悼念,也希望先人能够在冥冥之中佑护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对于一家人来年幸福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年三十在年吃夜饭之前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就是包汤圆,一般家里都会事先准备好馅和面皮,一家人一起围在桌前包好汤圆就开始忙活年夜饭。家家户户年夜饭的选择可能有所不同,但有道菜却是不可或缺的,就是用角干子,豆腐,马齿菜一起做成的“安乐菜”。这道菜之所以取名为安乐菜也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向往。

吃完年夜饭放完花炮,一家人都会团聚在电视前一起看春晚。依稀记得小的时候在乡下过年,家里就一台破电视机,看春晚就像看电影一样,事先搬好椅子排成两三排大家团在电视前,边看春晚边聊天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倍感温馨。往往乡里还流传着年三十小孩“爬门”的风俗,爬的越高来年就会长高个子,身体越来越健壮。现在虽然家家条件都已经变好了,但是全家一起看春晚依然是很多家庭在年三十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即使春晚一年比一年无聊,一年比一年失去了趣味,但是或许大家看的不是春晚,更重要的是一家人齐聚一起的那份和睦与温馨的气氛。

大年初一

代表词:“敬菩萨”“拜年”“踩街”

大年初一,每家每户几乎都会很早起身。开门之初先点上一串“开门鞭”,在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中庆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放完鞭炮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下元宵和敬菩萨。在家里准备一个香炉,两个街上买的插电式的蜡烛,准备一块宽敞的地方作为中堂,点上香,祷告几句就可以算是开始敬菩萨了。等元宵起锅之事,盛上的第一碗要放在香炉之前,也就取个供奉菩萨之意。过一会儿,一家人就可以一起团聚一桌开始吃元宵。吃元宵之时,也有一个讲究就是不能面北而坐(这么多年我也没搞清楚这是什么原因)。元宵预示着团团圆圆,而家家户户在过年的时候家里也要养几条活鱼,预示着年年有余之意。

新年里拜年也是一个全国都有的习俗。只不过我们家乡的乡村里流传着小孩在大年初一一起出去拜年的风俗。大年初一清早,在一切忙定,天刚刚亮之时,一个村里的几个小孩就成群结队组成一个长长的队伍,每个人手里提着一个简单的袋子,从村子里按家按户拜年,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语,家里的人便会从桌上抓上一大把糖或者瓜子塞到孩子的袋子里。就这样从村的这头走到那头,在太阳完全出来的时候差不多就各自返程,比比谁袋中的糖果最多,谁似乎就会成为来年最开心最美满的人。记得小的时候也曾经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其实大家用这样的方式拜年并非为了那一点的糖果,更多的是为了追求那份每个人脸上充满快意的喜庆。

“踩街”是近几年在城里大年初一时人们经常开展的一个庆祝活动。踩街的精髓也就在于一个“踩”字。而进行这个活动的大部分一些老年人,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老爷爷和老奶奶们背上锣鼓穿上鲜艳的衣服,组成独特的方阵穿梭在城市里最热闹的街道之中。那老远就传来的锣鼓喧天的阵阵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他们的精神依然抖擞,新的一年他们会越发矍铄。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

代表词:“享受”

这段时间的人们或许除了享受二字其它的词语都无法来形容。一年的忙碌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而难得的休闲时光更是要越发珍惜。年前囤积的粮食在此时发挥出了作用,亲戚直接互相串门,朋友之间相聚茶座聊天打牌玩闹。享受的不仅仅是这份难得的空闲,更多的是和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开心自在的时光。

随着年岁的增长,有的人会觉得年味在一年年的淡去。其实不论你依然黄发还是已至垂髫,这些过年里的风俗却早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成为一个刻印,值得我们不断地去传承与铭记。

wf拯救世界(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