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名人

家乡区县: 孝感市应城市

蒋作宾
(1884-1942)应城人。字雨岩。1902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东京成城学校,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回国任保定速成学校教习。1909年调任陆军部军衡司科长、旋升司长。武昌起义爆发,奉命赴滦州对张绍曾部宣抚,暗中联络革命党人,欲武力夺取北京。后往沈阳谋蓝天蔚举兵独立,均未成。11月汉阳失守,被推为九江都督府参谋长,派江西民军赴湖北广济、黄冈牵制清军。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南北议和后,北上续职。1913年称病离职,被幽禁西山,袁死复任参谋本部次长。1919年参与驱逐湖北督军王占元。1921年主张“湖北自治”,被推为湖北省总监。后历任政府委员及军事委员会委员、驻德公使、驻日大使、安徽省政府主席等职。1941年12月24日病逝于重庆。1943年6月12日追赠为一级陆军上将军衔。
张华辅
(1887-1950) 应城葛蓬岗(今义和镇柴嘴村)人。又名华甫,别字慰生。前清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先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日本陆军大学第一期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赴广西协助蔡锷筹办军官讲习所及学兵营,后任武昌第三陆军中学教官。参加1911年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陆军部军事科长,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教育长,北京政府陆军第八师第三十二团团长。参加护法、护国运动。1916年起任北京陆军大学教官,湖南陆军讲武堂堂长、训练处长。1926年春应谭延闿邀请到广州,任黄埔军校(第五期)教授部少将主任,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率军校第五期部分学员赴南京举行毕业典礼。后任军事委员会参谋厅中将厅长,武汉唐生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上将总参谋长,次年2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委员。1929年1月起任军政部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委员,国军编遣委员会编组部副主任。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参谋长,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委员;参与改组湖南省政府的行动,导致“蒋桂战争”爆发。“蒋桂战争”后,调任军政部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编遣委员会编组部副主任、1931年底任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步兵监,军事委员会训练事务处处长。1933年7月任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副监。1935年4月授陆军中将。1946年7月退役,1950年卒于武昌。
李范一
(1891-1976)应城城关人。字少伯。清末中秀才。旋入两湖书院,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首义,被编入学生军。中华民国成立后,获公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毕业后曾在美一家无线电器制造厂工作。1924年回国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交通处处长。北伐胜利后,先后任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交通处处长、军事交通技术学校校长、建设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处长等职。1928年11月改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1931年调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32年5月,任交通部电政司司长。曾筹建国际无线电台,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1933年2月,回湖北省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1937年受周恩来、董必武嘱托,在汤池举办“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任训练班主任。1938年10月,应城沦陷去宜昌。湖北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开幕,被聘为参议员。1939年冬,任第五战区成立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政治指导部主任,1941年赴恩施。1949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先后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当选为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4月病逝。

麋鹿不是迷路(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