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文化16

家乡区县: 东莞市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揭阳母亲河榕江是广东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揭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诸史记载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后,于33年(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析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10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福建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汕头一带,明

代揭阳属潮州府。清代揭阳属惠潮嘉道潮州府。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现辖榕城区、揭东区、惠来县、揭西县、(代管)普宁市。

little red(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