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
桥冲镇教育、文化事业逐渐兴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全镇文化娱乐场所7处,电影巡回放映队16个,群众文化生活有曲班、舞狮、竹马戏和戏剧弹唱等活动。丰富多彩的节目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桥冲镇文化站在广东省陆丰市桥冲,创建于1973年,主要从事文化管理,2005年共有员工7人,年生产总值约为0~30万。[2] 桥冲镇2008年来集资218万元新建教学楼20幢,建筑面积8383平方米,教师村也解决了教师们的住房问题,改善了教育环境,被市评为集资办学先进单位。
溪碧村驻村工作组切实帮助该村解决贫困儿童“读书难”问题。市检察院、财政局等挂驻单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失学儿童59名,使之重返校园,上学读书接受教育。此外,工作组还帮助该村解决困难户生活困难问题,并为该村村委会筹资1.2万元购置办公设施,改善办公环境,美化村容村貌。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影剧院、电影院、文化馆等娱乐场所,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大安素有“粤曲之乡”,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全镇有民剧队、狮龙队、粤曲曲艺社共14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综合文化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坐落在桥冲镇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全镇95%农民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桥冲镇交通方便。公路直通博美镇与国道324线相接,东部公路通南塘镇与省道内隆公路相通,南面直通桥冲镇、碣 北两镇。电力照明、邮电、通信完善。桥冲镇党政领导到深圳等地发动外出经商老板多方集资1168万元,其中,卓木胜、卓世玲、郑贵洲出资100万元以上,捐资20万元以上17人,5万元以上的有15人,修建水泥路面26.9公里,中小桥梁6座。桥冲镇加大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长600米的桥冲大桥已建成通车;面积31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己交付使用,新办了一条服务农村的农民贸易街;医疗、保健设施较为齐全的卫生院、敬老院各一所。
中小学校
陆丰市桥冲镇东竹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后冲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溪碧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白沙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石东二小
陆丰市桥冲镇石东第一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禾潭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大塘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中心小学
陆丰市桥冲中学
发展目标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掀起了新热潮。进一步完善了招商目标责任制和量化考核奖惩机制,健全了“企业主体、行政推动、全员参与、镇区一体、多方支持”的大招商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闽中南等重点区域实行集中蹲点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有美国、荷兰、新加坡、芬兰、法国、韩国及台湾、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国内外多批重点客商前来考察洽谈、对接企业,先后签约意向项目16个,在谈项目29个,构建了“签约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的招商新格局。
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增强了新实力。按照“关联企业产业化、规模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基地化”的思路,围绕金属加工、机械电子、化纤纺织、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物流服务等特色产业,快中求好、大中求强,力促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实力,企业总数达到200余家。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搭建了新平台。高标准编制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新型乡镇建设规划和物流园区规划,整合优势资源,明确功能分区,融入全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园区绿化、亮化、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园区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结合新型乡镇建设,大力实施“林网风景化、社区园林化、住宅楼房化、街道文明化”四化工程,对所有行政村路、水、电、气、暖以及中小学、敬老院、卫生院、卫生室、文化站、健身点等配套设施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项推进,加快构筑公共服务新体系,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镇区面貌大为改观。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了新提升。全面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项社会事业,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管理服务,全面落实民主、公开、监督制度,创建了一流的人文环境。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合全力打造了“平安大安”。
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了新活力。加快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了人员流动、竞争上岗、聘任聘用和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与工作实绩挂钩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激励制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