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峰朝曛
寿蜂位于成武古城东部,护城堤内,亦名东台,今人多称为大台,现高8米,占地5000余平方米,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大台是一历史悠久、包含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性质可分三个阶段:一、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这一时期它是先民为避水而筑的高台居址。石斧、蚌镰、陶器、骨器等原始先民生‘产、生活用具叠压在厚厚的土层中。因此,它是原始先民的村落遗址,也是该土丘的成因。二、战国至秦汉时期。这一时期,它由荒废村落遗址转化为公共基地,埋入了较多的秦汉时期的石室和砖室墓,因此它又是古墓群遗址。三、南北朝至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利用这一台址,建筑规模较大的寺院和游览性质的设施。旧县志记载:“唐建院于上,古碣犹存”。因此,它还可以称为寺庙遗址。
明代正德辛未年(公元1511年),成武人张禄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其人为政清廉,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敢言不讳,但因上疏弹劾不法官吏遭罢官。后虽有不少人推荐和奉劝他复官,他竞笑而不从。张禄返里后,选居寿峰,终日以植竹种花,读书会友为乐,凡二十年。也许是历史·上成武曾有曾参与“三冉”会文的影响,(并建有文亭,又称会文亭)亦或是这位张御史的感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成了成武迎宴、游乐、会文的重要场所。每逢大的节日和迎宴活动,文人雅士都在此聚会以酒助兴,以文交朋,以诗会友,成了一种时尚。
寿峰东依大堤,西临城池,峰上绿树成荫,竹影婆婆,寺院错落有致,鸟语花香,风景甚是宜人,逐渐成了人们游览的胜地。这常是游人如织,高朋满座,明进士宋权曾有“菁葱高树隐高台,散客尤人镇日来。花卉沿山名不得,四时携酒回时开”的诗句,描写了当时优美的环境和游人的盛况。晨登寿峰,凭栏远眺,旭日东升,彩霞万道;朝阳下,“野渚田千顷,烟楼水半城。堤长云外绕,河断日边明。”轻风拂面,野花飘香,更令游者心旷神怡,充满诗情画意和无限遐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