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皮影戏(2)

家乡区县: 广东省陆丰市

剧目

陆丰皮影戏艺术相当可观,建国前演天光戏,剧目可以一连演七十五个夜晚,可惜不少已经失传。现在知名者,计有四大连戏:《高文举连》、《祝英台连》、《秦雪梅连》、《吕碧英连》;还有《三十六变》、《九偷怪》、《收鲤鱼精》、《李彦贵卖水》、《火焰山》、《波月洞》、《石猴出世》、《罗衫记》、《乌鸦记》、《裴仲庆》、《曾二娘割股》、《张四姐下凡》、《卢雄迫债》、《杨果通》、《杜十娘》、《毛瑞凤》、《吕蒙正》、《程婴救孤儿》、《洪芝奇》、《王双福》、《秦大犹》、《金钗记》、《何立德》、《马清秀》、《桃花过渡》、《张碧英》等。

唱腔

白字曲,以福佬方言(属闽南语系)演唱,唱腔结构为曲牌连缀体,常常运用滚唱、滚白。曲牌名称大多失传,知名者只有[四朝元]、[下山虎]、[驻云飞]、[锁南枝]、[红纳袄]等。唱腔中也有一些民歌小调,但其主体是正字戏大板曲的“易语而歌”。它行腔高亢,具有一唱众和的特点。拉腔唱“啊咿嗳”。《高文举》中王金真的“历路曲”,拉腔特别长,有“十八嗳”之说。间奏采用民间音乐的“弦诗”;武打戏的伴奏还采用正字戏的昆牌子。乐器分文畔、武畔。文畔用响弦、椰胡、大吹、三吹;武畔用鼓锣钹。唱腔音乐与白字戏相同,但更加古朴丰富。建国初期,艺人卓幼儿、蔡娘子曾应邀到海丰县白字戏剧团传授。

工艺

影人、影景以牛皮(也曾用猪皮)制作,影人高约六寸,五官轮廓分明,四肢比例与真人相仿,造型贴近生活,与秦晋影戏、滦州影戏的人体个部分比例高度夸张,五官轮廓不尽分明的造型,显著不同。制作方法也与北方的雕镂有别。它是錾刀、雕刀并用。一般来说,是先用錾刀早凿出轮廓,后用雕刀修饰。凡是从潮州购买的,精雕细刻,工巧雅致。同北路影戏的影人一样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凡是自己制作的,线条粗犷,修饰不足,但比较耐用。最具特色的是旦角的构造,两臂悉用布帛制成,这较之北路影戏,虽然没了肘关节,却能使动作柔和而又多变。影窗长四尺,宽不足三尺,以杉木或毛竹作窗框,中糊白纸或罩上白布。光源初以大碗装上桐油或煤油点灯,后改用汽灯。汽灯的采用提高影象的清晰度。表演有“生对眉、旦对脐、净对肩”的动作规范。往往一至二个人要包演全台角色,刚刚捏着鼻子以假嗓唱花旦,马上又要粗着喉咙唱乌净;装正人君子说教之后,立即要做小丑用口白逗笑。要手与口并用,配合默契。表演生旦净丑等七个不同觉得的不同艺术特点,表现出剧中人的不同性格。一般而言,家庭婚姻题材的剧目,如《高文举》、《祝英台》等,以唱取胜,做工比较细致;《三十六变》、《九头怪》等,表演粗犷、夸张,擅于变幻;上天入地,出没自然,腾云驾雾,全五障碍。说变蜈蚣,刹地蜈蚣蠕动,说变雄鹰,雄鹰忽地飞翔。总而言之,陆丰皮影戏是南路影戏中艺术蕴藏比较丰富而又颇具特色的一支。

荣誉

2010年5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市举行。广东省汕尾市文广新局根据市政府的决定,认真组织汕尾市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陆丰皮影戏代表汕尾市参加展出。这是汕尾市首次组团参加中国(深圳)文博会。

这次陆丰皮影参加文博会,展出了珍藏的皮影工艺精品,其中有牛皮制作的影人、影景等,引起了中外参观者密切的关注,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汕尾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汕尾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汕尾市有众多的民间文化亟待传承并实现产业化,陆丰市皮影戏继走进上海世博会之后,再次走进文博会,为汕尾市民间文化艺术走向国际,实现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立航(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