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食之粿汁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粿汁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大众化的汉族民间小食,属于潮菜。在潮州街上,随处可见卖粿汁的小食摊,叫一碗热腾腾好像粿条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这就是粿汁了,粿汁要趁热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

潮汕粿汁的做法看似简单,但很讲究。一般都是用浸洗过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浆,再将适量的米粉浆倒入蒸具蒸制。在将米粉浆倒入蒸具之前,蒸具的底部要用食用 油搽均衡,以免蒸熟的米粉浆与蒸具粘结在一起。蒸熟的粿汁片还要掀起来收烟,挂于专制的晾“粿汁”片架上晾。粿汁皮要晾干点,一般要晾三个小时,这样吃起 来好吃,而且不容易发霉。晾干后的粿汁皮晶莹剔透,米香浓郁。然后需要将凝结成薄薄一片片的粿汁皮切成小三角形的小块。这样切比较卷,卷起来比较好看。

粿汁是福建闽南,台湾省,广东潮汕等闽南语系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另外闽南、潮汕、台湾地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所以潮汕话的所谓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

在潮汕地区流传着“相争粿汁碗”的民间故事。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到小贩摊上买粿汁吃。有个男顾客在旁边站着,小贩 问他要不要一碗,他默不作声。等到姑娘吃完,把碗还给小贩时,那男顾客就对小贩说:“这个碗不要洗,就用它舀一碗卖给我!”小贩说:“我自己比你还爱得甚 呢!”说着自己舀了一碗,张口对准沾着女顾客唇膏的碗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1]

60年代的粿汁,是很经济的传统小食之一,当时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30元上下,

陈静虹 (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