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历史和过往的怀念,总是来得突如其来,一间古旧的瓦房、一个似曾相识的拐角、或是一扇熟悉的窗,都能瞬间让人唏嘘不已。也许,我们对于故乡的怀念,只是那时某个夕阳下的老街。
以下为大家介绍的是广东几条颇有韵味的老街,每一条都带着穿越历史的沧桑与低调。
一、广州新河浦路
位于越秀区的新河浦路以“东山小洋楼”为世人所知,曾是广州的旧豪宅区。民国时期,这里是华侨、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随处可见的西洋式花园别墅便是历史的印迹: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精致的石雕围栏……
新河浦路北面是一排老式红砖洋楼,厚重的红砖显示出昔日的辉煌,或旧颜未改或古屋披上新装,马路南边则是河涌,在古树簇拥中静静流过,古树绿荫下光影斑驳,洋楼显古,鸟鸣路更幽静,看着上世纪的仿西洋式建筑群,让人恍如隔世,忘记身在何处。
二、广州恩宁路
恩宁路在广州的荔湾区,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诞生于1931年,两侧骑楼高大精美,路面可以并排行八顶大轿,一时风光无限,被众多人称赞为“广州最美老街”。漫步恩宁路,可以静静感受旧广州曾经的安逸与宁静。
恩宁路是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是广州市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的一部分。不算长的恩宁路上处处是文物古迹,詹天佑故居、金声电影院、泰华楼……数不胜数。此外,恩宁路还是是一条一生与粤剧纠缠着的“粤剧之街”,自有八和会馆,不少粤剧艺人开始在恩宁路落脚,留下了粤剧艺术史上的盛名。
三、汕头“四永一升平”
汕头的“四永一升平”指的是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街、永兴街和升平路这四条街道。由这几条街道构成的街区自明清起就是汕头埠商贸活跃之地和商家青睐之处,民国时期更是商铺遍布,光是永安街上就有光祥昌布行、集成昌行、集大成行、亿兴行、顺泰行、德丰行、开源行等商号数十家,辉煌一时。
穿行在“四永一升平”的大街小巷里,可以看到数不胜数的沧桑痕迹。这些曾经灯火辉煌的精致西式洋楼,如今已经泛黄、发旧,一如那段犹如记忆中的过往。骑楼、大门洞、罗马柱、门框窗户雕塑、小木梯……看着与童年回忆相对照、人去楼空的街道,会情不自禁地试图重拾历史留下的零碎记录,复原那段值得回首的历史。
四、潮州牌坊街
潮州的牌坊街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潮州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建立众多牌坊,来表彰功绩、德行。这些成列的牌坊规模颇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看着牌坊上那些“状元”、“三世尚书”的题名,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沉淀。
行走在牌坊街上,两边的骑楼里店铺林立,潮州的特色食品随处可见,可以随时边走边品“舌尖上的潮州”。沿途售卖的腐乳饼、牛肉丸等潮州小吃香味浓郁;别具一格的潮州工夫茶让游人难以抵御诱惑;牛肉粿条、沙茶粿、咸水粿,做法多样的各种“粿”,更是让人食指大动。
五、江门赤坎堤西路
堤西路位于赤坎古镇潭江河岸边,被誉为“欧陆风情街”。堤西路由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构成,古色古香,侨乡气息浓郁。赤坎骑楼的构造极为讲究,几乎一楼一顶,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顶。屋顶的装饰是洋气的巴洛克风格,一些窗户上还镶嵌了玲珑的彩色玻璃,淡黄色的外墙使得骑楼显得更加古色古香。
行走于堤西路上,欣赏古老骑楼上班驳缕空的窗花和楼顶精雕雅致的灰塑,细数过往店铺繁体字写就的各式“老字号”,仿佛行走在烟雾朦胧的民国时期,旧广州、旧香港的韵味扑面而来,说是欧陆风情,其实更有南洋的风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