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黄飞鸿身前寂寞 死后荣光

家乡区县: 东莞市

一提起黄飞鸿,佛山人总是满脸的自豪,他们以身为黄飞鸿的同乡而倍感荣幸。确实如此,黄飞鸿凭借着卓越的人格魅力和超常的能力,不仅在中国武术界,而且在普通百姓之中享有盛誉,成为近百年来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

据报道,在黄飞鸿纪念馆落成那天,以拍黄飞鸿系列电影而声名鹊起的导演徐克,亲自率领他的制作班底赶过来,庆祝黄飞鸿纪念馆的落成。

然而,在100多年前,黄飞鸿只不过是佛山街头一个默默无闻的卖艺人,整日行走于佛山的酒肆茶馆或者寻常小巷,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他身前很寂寞,但是在死后却很荣光,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黄飞鸿(1856年8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原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生于1856年8月9日(清朝咸丰六年七月初九)佛山市南海区。南拳流派洪拳名家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

十六岁时,黄飞鸿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后在仁安街开设"宝芝林"医馆,门下弟子众多,为名震一时的武术家。他先后被记名提督吴全美、刘永福聘为军医官、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在台湾抗击日军。

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的宝芝林等毁于战火、儿子失业等连串打击。于1925年农历3月25日(4月17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享年68岁,埋葬于广州白云山墓园下。

据黄飞鸿的第四任夫人莫桂兰回忆,黄飞鸿平生绝技有双飞砣、铁线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工字伏虎拳等,其中最擅长的应该是虎鹤双形拳和双飞砣,虎鹤双形拳由黄飞鸿集各家之精华融会贯通而创立。

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 ,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

飞鸿3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即梁坤,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

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

工字伏虎拳

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携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

在所有这些武功之中,最为主要的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他的父亲黄麒英的传授;其二是他父亲的朋友铁桥三的徒弟林福成,其他都属于黄飞鸿糅合父亲和林福成的功夫自己创立。

黄飞鸿父亲黄麒英是佛山十大高手之一,靠在街头卖艺谋生,因此生活十分贫寒,为了让黄飞鸿摆脱自己的老路,黄麒英当初并没有让儿子学习武艺的打算。

他希望黄飞鸿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这样就不必天天日晒雨淋的,东奔西跑,一年到头,日子还是那么拮据,所以在黄飞鸿四五岁之前父亲黄麒英并没有教他习武,而是用辛苦赚来的钱将黄飞鸿送进了学堂。

但是黄飞鸿并非是一块学习的料,父亲将他送进学堂之后,他根本无心学习,一门心思想着学习父亲的武艺。于是黄飞鸿选择了逃学,每天跑到大街上去看父亲的武术表演,看完后再回到学堂,然后再回家。

在年幼的他看来,父亲尽管生活拮据,但却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无论拳脚功夫还是刀枪棒法都无人能及,是他心目中的偶像。因此,在年幼的黄飞鸿心里,早已拥有了一个远大的梦想:长大后做像父亲这样学武的人。

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

一次,正在黄飞鸿看父亲表演武艺看得出神,却不料被父亲发现,放学回家后,父亲将他暴打了一顿。可是黄飞鸿却咬牙对黄麒英说道想学习武艺跟随他一起卖艺,尽管黄麒英非常愤怒,但是无可奈何。在他看来,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黄家出不了人才,于是开始教黄飞鸿学习武艺。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黄飞鸿很有习武的天分,以往自己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学会的招式,年仅四五岁的黄飞鸿却一下便可以领会,并且还可以指出其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招式,这令黄麒英十分欣慰。两年之后,黄飞鸿便将父亲的功夫全部领悟,开始跟随父亲到佛山街头卖艺,一卖就是十几年。

铁线拳

有一次,黄麒英像往常一样带着十几岁的黄飞鸿在佛山街头卖艺,就在快要结束的时候,父子两人突然看见林福成被一群黑社会的流氓追杀,黄麒英一向喜欢打抱不平,见到朋友被追杀,当然二话没说便出手相助。

紧接着黄飞鸿也加入其中,与父亲和林福成一起,共同打退了这些追杀林福成的歹徒。为了报答黄麒英的救命之恩,林福成答应传授黄飞鸿独门绝技“铁线拳”和“飞砣”。凭借着过人的悟性,黄飞鸿很快便学会了这两门功夫,从此,他的武艺更加厉害,连父亲黄麒英也打不过他了。

如果说黄飞鸿七八岁时便将父亲的功夫学会还只是他迈入江湖的起点的话,那么,佛山十大高手之一的林福成教给他“铁线拳”和“飞砣”等绝技,便将他正式推入了江湖的中心。后来,在吸收父亲和林福成武功的基础上,黄飞鸿又自创了一门虎鹤双形拳,功夫日益精进。

今天流行于民间的“佛山无影脚”其实并非黄飞鸿所创,武学当中根本就没有这样一门武术,很有可能是后人为了进一步神话黄飞鸿的武功而特意虚构的招式。其实,真实的黄飞鸿的武功,也仅此而已。

黄飞鸿一生结过四次婚,除原配罗氏外皆为续娶,每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后重娶。四个妻子中前三个均有名份,分别是罗氏、马氏、岑氏,但因陆续死去。

因而当时人们迷信黄飞鸿有克妻命,以至于最后在娶时不得不以纳妾为名成了婚,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2年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可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黄飞鸿有四子,诸子中酷爱黄汉森(因其幼时生得肥肥白白,人称肥仔二),最得黄飞鸿真传。当时在一个名叫保商卫旅营当护卫。一名叫鬼眼梁的同事,见飞鸿之子年少,要和他较技并说“我怕黄飞鸿,绝不怕他的儿子。”

可是动手仅两招就被打翻在地,因此怀恨在心。在中秋节晚设法使汉森喝得酩酊大醉,乘机开枪击毙汉森,反说汉森醉后拔枪杀他,他不得已才自卫误杀至死,以摆脱罪责。经过此事,飞鸿知道儿子是为了较技才丧生的,痛心之余,发誓不再教子习武。黄飞鸿第四子黄汉熙,面孔长得很象父亲,但全不懂洪拳,其职业也与武术无关。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己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

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

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家人与弟子合影

落寞哥(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