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楼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
),距今已有247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泰安楼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泰安楼,2000年已与该县另一著名客家围楼花萼楼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历史在变迁,泰安楼也在不断变化,现在仍住这里的,是一些生活仍比较贫困的人家,年青的出外谋生,留下的只是一些年长的人和孩子。由于年久失修,整个楼看上去破旧不堪,绝大多数房间都是用来堆放杂物,尘灰、蜘蛛网到处可见,地上都是脏兮兮的家禽粪便。
不过,历史的也就是民族的,近年来政府已投入巨资对整个楼进行了重修,是大埔县的一个人文旅游景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