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景点

家乡区县: 重庆合川区

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1]。

地理位置折叠编辑本段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

自然气候折叠编辑本段
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境内山高谷深,海拔高度变化很大,受地形地貌影响,垂直变化较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海拔低于600米的地区为16.4℃,600-1000米的地区为16.4℃-13.7℃,1000-1400米的地区为13.7℃-10.8℃,高于1400米的地区,低于10.8℃。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9.2℃。无霜期年均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13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为1639小时。

旅游景区折叠编辑本段
三峡工水利工程竣工后,水位抬高。白帝城将四面为湖水环绕,成为天然的小岛,游船可直驶城中,完全改变了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的气势和风貌。白帝城将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

白帝庙 折叠

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的观星亭,传说是诸葛亮夜观星象的白帝城瞿塘峡风光地方。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两侧藏有各代名碑。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这些古建筑和文物珍品,使白帝城更为增色。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和文物甚多。其中有著名的东周时期巴蜀柳叶铜剑、汉 晋时期的悬棺遗物和隋 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陶器和青铜摇钱树等,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东、西两处碑林,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在东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风格独特,精美华丽,最引人注目,堪称瑰宝。在一些殿堂内还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鎏金塑像。

庙内陈列 折叠

庙内还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风格独特;“三王碑”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白帝庙大门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

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

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

其中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

托孤堂 折叠

《三国演义》有一段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后,备为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丧身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章武二年夏六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在败于彝陵猇亭之地,因而退守到白帝城中。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新遭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然后便一命归天了。从此,白帝城就因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闻名于世了。

明良殿 折叠

白帝城这座巍峨宽敞的殿堂建于明嘉靖11年(公元1532年)。殿内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彩色塑像。明良殿内最初是公孙述的塑像,是当时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而建。因为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开,为刘备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

在文革期间,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四人的塑像均被破坏,将他们的头部砍掉。而四个小太监却保存完好,因为他们认为小太监也是属于被剥削阶级。故文革后明良殿经过重修,人们看到的明良殿内除了四个小太监有脖子以外,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四人均没有脖子了。

武侯祠 折叠

位于明良殿西侧。祠中供奉诸葛亮及其子孙诸葛瞻、孙诸葛尚的彩色塑像。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这一子一孙也是贤臣,为蜀国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诸葛亮是刘备死后蜀国的实际执政者,曾被封为武乡侯。他治蜀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斐然。

观星亭 折叠

位于武侯祠之前。观星亭共有6角12柱,翘角飞檐,气度不凡。底层由12根木柱,上层由6根木柱支撑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十分考究。传说,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观星亭”由此得名,亭上有一古钟高悬,亭中石桌、石墩上镌刻着杜甫窝居夔州时写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雕刻精细,独具特色。

碑林 折叠

东、西碑林分别位于明很殿与武侯祠两侧。这里荟萃了从隋代至清代的70多块碑刻,那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埤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块隋碑,距今已有1300余年。一是《龙公山墓志》,一是金轮寺舍利塔碑。前者的碑石上被清代人刻上了:“同治九年六月十九日,大水为灾,高于城五丈”的字样,从观星亭而成为珍贵的水文资料。埤林中还有一块刻着清康熙帝御笔的诗碑,这是康熙书写的一首唐诗,是赐给一位告老还乡的清官——监察御史傅作楫的。诗文是:“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何处,涧水浮来落花”。

肆宝(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