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三甲工业城目前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东莞时报记者 李梦颖 摄
全市首个可售卖产权的“工改工”项目下月就封顶,预计今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
东莞已有281宗“三旧”改造项目获批
东莞时间网讯 在东坑镇中心区,有一个破旧的工业园区内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个七八十年代修建起来的工业区,不少厂房在岁月的冲蚀下已变成危房,但临街的一片2万多平方米地块上已经盖起了多栋八层楼高的建筑。这就是全市首个可以售卖产权的“工改工”(工业用地改工业用地)改造项目——东坑三甲工业城。
下个月,成功吸引民营资本运作的东坑三甲工业城一期的8万多平方米建筑就可以封顶了,预计今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届时,这里将成为一个集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的新集群。
记者昨日从市“三旧”办了解到,目前全市范围内已经有281宗“三旧”改造项目获得了审批,其中有81宗改造项目已经完成拆迁安置工作,63宗项目已经供地,34宗项目正在动工建设,近30宗项目全部或部分完工。
改造后收益可提高370倍
东坑三甲工业城算得上东坑早期典型的工业园区,原来园区里的土地利用率并不高,容积率只有1.1,改造后容积率可提高至3.0。
这就意味着,一期2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原本只盖出了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建筑,但改造之后,这些原本一、二层楼高的厂房被拔高到八层楼高,建筑面积也从原来的2万多平方米扩大到了8万多平方米。
从经济收益来看,改造前后的变化也非常大——改造前,这里的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很低,是粗放型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一期用地上工厂的年收益只有540万元。
改造后,这里将成为一个产值高达20亿元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区,收益提高了370倍。不仅如此,税收、就业岗位的增加也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东坑镇国土部门负责人透露,每年仅高层厂房的租金收入都可以达到1100万元,每年税收超1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达2600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