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贵惊动兰州城
白云贵又叫新娃,是民国初靖远福善班的名旦角,他不仅长相好,还有一个好嗓子,唱做俱佳,观众无不翘指称赞。在旧社会“人怕出名”,对于唱戏的更是低人一等,看不到眼中。白云贵由于唱旦出了名,有些人便不佩服,伺机陷害。一次,一些地痞以请他吃酒为名,给他的茶中预先放入了挖耳朵掏出来的“耳屎”,白中了他们的诡计,将茶喝下去之后,第二天突然倒了嗓子,清脆的歌喉一变而为嘶哑。他气愤万分,意欲改行,经人劝慰,便忍痛改行学唱净角戏,既是这样,还是吐字不清,别人听来只是“咖呱咖!咖呱咖!……”不知所云。一个清俊的旦角,突然成了“硬听狗咬仗,不听新娃唱”压箱底子的冷货。
可是白云贵是个有志气的人,“文上不中武上取。”下决心,练武功,终年寒暑不辍,并请名师高天喜、田犏牛等老艺人给他传授《铁钉床》中的马刚,《大雪山》中的碧海和尚等,同时潜心钻画脸谱,把秦腔净角脸谱全熟记心中,尤其是对闻仲、燃灯佛的纯金贴脸,和碧海和尚用棉花粘胡须更是绝招。
某年他去兰州,经靖远同乡介绍,请他在兰州城隍庙的会戏上参演《大雪山》中的碧海一角。他画好脸子,用棉花粘上卷着的腮胡,贴身穿垫肩,扎绑起来,俨若一位武艺精强的逼真和尚。由于碧海在《救主》一场中只有道白,唱腔仅几句,主要看架子功。白云贵出场之后,在前台一个提腿合十亮相,面带笑容,台下观众掌声雷动,齐声吆喝:“秀呵!秀呵!好一个活碧海呵!……”接着他一丝不苟地一连拉了十八个罗汉架子,样样入格,功夫到家,使观众惊赞不已,个个入迷。不少人还向台上甩上去了很多红彩绸,挂披在他的身上,祝贺他演出成功。
散戏之后,观众们纷纷打问:“今天演碧海的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位出色把式?”经人说明是靖远的白新娃,大家都钦佩的说:“没想到靖远地方竟出了个活碧海,真了不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