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滁州

家乡区县: 安徽省全椒县

历史沿革:先秦至汉代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采集耕耘、生息繁衍。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如濮家墩、侯家寨等遗址出土的先民生活使用的原始器具印证着历史年轮。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中原华夏文明。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滁地曾是诸侯争霸的分野。吴楚相争,攻战频繁,这里先属吴、越,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公元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率舟师沿滁河打到吴国的棠(今南京六合),当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谯区汪郢与全椒县陈浅之间),被埋伏的吴人打得大败。

      秦汉一统天下分封郡国,江淮地属九江郡(又曾为淮南国)。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发现多处秦汉时期的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证着当年车辚辚,马萧萧,旌旗猎猎的铁血场面,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楚汉相争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定远有虞姬墓遗址,其博物馆内存放的汉画像石在淮河以南绝无仅有。……

地理气候:区域位置

      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皖东”。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贯通境内,通江达海,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滁州属“南京都市圈”核心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

地形地貌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滁州市区与来安、全椒县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明光市、定远等县属于淮河流域。

      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和圩区。[1]

气侯环境

      滁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3]

山川河流

      连接秦岭—大别山脉的皖山山脉绵延向东北,经合肥市东北部延伸于市境五尖山、皇甫山、磨盘山、张八岭、老嘉山、长山、芝麻岭,形成江淮分水岭。位于定远、肥东、南谯、全椒等四县(区)交界处的五尖山脉除自西向东延伸的主脉外,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方向伸出两支余脉,其中东北余脉蜿蜒进入凤阳县境,西南余脉逶迤进入全椒县境。市境地貌分丘陵、岗地、平原三大类型,平原较少主要分布在沿河、湖的狭窄地带,其余均为丘陵与岗地。

      市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即淮河干流水系、滁河水系和高邮湖水系。市境淮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有窑河、天河、濠河、板桥河、小溪河和池河。

      长江以北有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发源于安徽肥东,婉延270公里,汇集了江淮分水岭以南诸水,浩浩荡荡,从南京六合汇入长江,这就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滁州的母亲河—滁河。

      滁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土桥河、清流河、来安河、沛河、皂河等。高邮湖水系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王桥河、秦栏河以及白塔河的主要支流川桥河等。市境湖泊不多,主要有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以及与周边市县的界湖高邮湖、高塘湖等。水利工程众多,有大型水库2座(沙河集、黄栗树)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955座,成为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点缀在绵延起伏的皖东丘陵上。发挥着灌溉、防洪、生产生活用水和游览观光休闲的多种功能。

自然资源:滁州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小麦、鱼虾、油菜等农产品。

      著名土特产有滁菊(中华四大贡菊之首)、来安花红、南谯贡茶(西涧春雪)、明光绿豆、凤阳花生等。

      特种水产有女山湖大闸蟹、花园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银鱼、梅市梅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传统特色食品有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天长甘露饼、炉桥桥尾、恒裕酱品等。

      动物资源、次生林木、竹、中药材资源丰富。非金属矿是滁州市的优势矿产。石英、岩盐、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储量居华东之冠;而岩盐矿、石膏矿是安徽省唯一的大型岩盐、石膏矿床;膨润土、花岗岩、大理石、绢云母、钾长石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全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矿种储量大,其中硅石、凹凸棒石、铸石玄武岩、岩盐、芒硝、石膏、石油等,占据安徽省全部或大部分储量,部分矿产在华东,甚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石英岩储量居华东之冠,储量保守估计约100亿吨。其他特色非金属矿有绢云母、凹凸棒石粘土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追回流逝的星(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