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殿
初殿之名颇传神奇,相传初为蒲公私宅,海拔高度1740米。据史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有神奇隐士蒲公,采药上山,在此处见鹿迹现如莲花,寻踪至峰顶,忽现祥光,蒲公不解,去问西域来的宝掌和尚。宝掌云:“是普贤显象之兆。”蒲公被普贤菩萨应化后便改宅为寺,乃全山最早寺院之一,故曰“初殿”。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续恩禅师正式将初殿改建为大寺,崇祯时铸有铜铁佛诸天像30多尊。清康熙之际泓川禅师居此,江南比丘实林再进行修建,乾隆年间被火毁,南丹禅师又重建,与楚之、清学、月正诸师在寺精研佛法。清后期寺院又毁,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年间,规模甚小,原为四合院,后因破烂倒塌,现仅存大雄宝殿,房梁有题记。
初殿建筑布局坐南朝北,木结构穿逗式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和铝铁皮混用,素面台基,踏道数级,坐一级平台,殿前为山门和厢房遗址,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