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居士—李白

家乡区县: 四川省江油市

    李白(701—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其先代在隋朝末年被流放到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 。其父后客居于绵州昌隆县清廉乡(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 李白即诞生于此地。
    李白自幼天资聪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读书之余,还“好剑术”,“好入名山游”。他既崇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又胸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唐开元八年(720),曾任宰相的著名学者苏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路过绵州,李白投刺谒见,其才华令苏颋十分惊异,称赞他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以“大丈夫当有四方之志”的心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次年,出蜀东游,泛洞庭,游扬州,下吴越。开元十五年, 定居于湖北安陆寿山。同年,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开元十八年左右,李白抵长安,欲争取政治出路,却失意而归。开元二十三年游太原,识郭子仪于行伍之中,结为好友。开元二十八年,离开安陆,定居东鲁。次年, 与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会于徂徕山, 纵酒为乐,时号“竹溪六逸”。
天宝元年(742),李白再至长安。往见贺知章,贺读其诗文,赞叹不已,称之为“谪仙人”。又经玉真公主举荐,受玄宗召见,其才能甚得玄宗嘉赏,遂被任命为供奉翰林,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贤能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白才华超卓而秉性耿直,不愿对权贵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李白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年,李白在洛阳与大诗人杜甫认识,两人携手探胜,把酒论文,甚为投契。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辗转于秋浦、宣城(今属安徽)一带,后隐居于庐山。次年十二月,为实现讨伐叛军、平定天下、报效国家的心愿,他应邀加入永王李璘幕府。但很快永王与肃宗发生权位之争,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被囚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又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中途遇赦得归,时年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贫病交加,然其爱国忧民之心未曾稍减。61岁时,他在得知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兵的消息后,还毅然前往投军杀敌,但“半道谢病还”,不得不到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处养病。次年病重,遂将自己的诗稿交与李阳冰,托其编集。宝应元年(762),唐代宗即位,下诏封李白为左拾遗,而其时李白已然去世。
李白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传至今的约有千首。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李白把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代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被推崇为“诗仙”。其诗作不仅在国内有多种版本,还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100多个国家流传。

半城繁华(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