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用他文学的妙笔勾勒了这里的雄浑壮阔和清丽婉约。黄沙、黄河、黄土高原与黄皮肤的中国人在此浑然于一体。沙与水情景交汇、蓝天与村庄天然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史名迹与绿洲古道相辅相依,这就是举世瞩目的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
沙坡头南靠山峦叠嶂的香山,北连绵长的腾格里大沙漠,中间被一泻千里的黄河横穿而过,圆润成一段柔美的孤度。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一条10里长的石堤,不论黄河水涨水落,堤内渠里的水总是源远流长,让白马拉缰的传说,更赋予唯美的希望!沙层底下,涌出股股清泉,滋润着庄稼、绿树。村子里,杨榆葱郁,绿荫遍地,沙枣飘香,水果满园。
无数的游人基于对沙漠的好奇和治沙伟业的敬慕,从遥远的他乡赶来,领略结合了水乡之柔情,凝炼了大漠之宏伟的沙坡头,他们惊奇地欣赏着,用文字、用画笔、用相机,用各种可以留下记忆的方式定格了这种天然自然景观与人为完美改造于一体的人间仙境。
我是在宁夏出生长大的,对沙坡头更不会陌生,对沙坡头的感情自不会浅于他人。记得上中学时,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远涉他处,寻一处乐趣横生的地方放纵快乐,张扬青春的激情,沙坡头便成了我们理想的乐园。那时的沙坡头旅游区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但丝毫不影响她在我们心中的美好和在那里存放的记忆!大学期间,我总是用标志性的古迹和家乡的自豪结合成一种忘我的相依,侃侃而谈于同学之间,让令人神往的沙坡头因了青春岁里那些绚丽的参与更加神秘而深刻!
沙坡头的沙子,一年四季都能发出一种奇妙的声音。如果登上坡顶,顺势下滑,即刻会听到嗡嗡嗡的轰鸣。那也是有渊源的。相传很久以前的沙坡头是一座濒临黄河的美丽小城,城内有一口具有百年历史的铁铸大钟,一遇紧急情况便会不敲自鸣。这座城内的王子外出时被邻国的沙陀王抓进宫内,软硬兼施,欲强纳为婿,并逼他发誓:如果逃跑,就让黄沙掩埋其城池。新婚前一天,王子伺机逃了回来,沙陀王闻听后施展魔法,驱使滚滚黄沙将王子和他的臣民全部埋在了黄沙之下。从此,只要有人从百米高的沙披上往下滑,沙堆下面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人们说那是埋在下面的百姓齐声呼救的喊声,也有人说那是大钟报警的声音。因了这种鸣叫,沙坡头被人们称为沙坡鸣钟。其实不管是哪种传说里,人们总是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和希望,让某些神秘莫测的东西因承接了人理所当然的合理推理而被世人所接受。传说归传说,据科学考证,由于下坡陡、沙大、沙子里含有很多石英。经阳光照射发热,或风吹或人马走动,加压磨擦,就会使其发出声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独特的地理特点,使沙山永远耸在那里,保持着自己的高度,昭示着万物存在的合理性。
我听着大量故事或是人们中间奔走相诉的传闻,和孩子分享着也感触着那里厚重的文化底蕴,热爱因了解而深刻,这就是我与沙坡头最初的缘份。
可能是由于沙坡头的气候条件适于爬行动物生存吧,沙坡头的蛇很多,,那里的孩子胆子也大,他们总是将抓了的活蛇拿到学校来玩,玩腻后,便蜕下那层蛇皮玩,有时装了水,有时装了沙子,软绵绵地背在肩上,自若地走在同学们中间,炫耀男子汉的胆量和智慧。对这种陌生的动物,我总是尽量地躲着。
一直以来,勤劳的中卫人民与政府一起做着治沙的伟业,麦草方格,那么一点一点地聚集在一起,鱼鳞般罩在沙丘上,间或种植的各种旱生植物,形成了4800多公顷的沙障似一张张大网,阻挡了沙丘的移动,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现在,大量的植被被开发利用,利用沙漠昼夜温差大的绝对优势,培育和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珍贵的果品,规模化了的万亩葡萄基地,大片的果园,养着各种珍稀家禽的童家园子,传统的种植和引进嫁接的那些节令水果,如油桃、杏子、沙枣、香水梨,说不出名目的鲜果,诱着对美食向往的食客们,也吸引着四里八方的中外友人前来小憩与观赏游玩。
十几年的光阴就这么不经意间逝去了,但提起笔,和沙坡头相关的人和事,景和情就栩栩于眼前,在心l灵之颠树着,成为一种标记,也成为一种最厚实的财富。
前段时间,到沙坡头参加“中卫市作协基层文学创作座谈会”,会后,有幸和与会的文学精英结伴而行,赴沙坡头之约,用文人的眼神欣赏其神韵,又一次为她的瑰丽和神奇折服。
我们是从下游的入口进入景区的,原本简单的石门经翻建早已变得厚重而雄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迫不及待地涌入沙坡头景区的领域,在鹅卵石铺就的河畔上沿着黄河,拾级而上,欣赏黄河浑然天成的美丽景观,导游一路为我们讲解关于各处风景的传说,根据那个美丽的女子指出修水的通道,建成了享有“宁夏的都江堰”美称的白马拉缰的建筑奇迹,这里便不再只是名胜盛景,更是文化、水利、农业、气象、地质、植物研究的聚集之所。随后,导游帮我们联系了观光船,让我们坐在船上近距离地接触黄河的水,轻松地欣赏沿途的景色,船行得极快,荡漾在水中的船霸道地劈开一条水路,凯旋着将岸边的人和物抛到了身后,贴着水潮的气息,看着汹涌的浪花盛开在水面,远处浮桥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欣喜便弥漫在那里,触动了你我的心。在我们还没有从这种兴奋中回来时,船已靠岸,怀着不舍,我们下了船。在那里,设有可供游人休息的小摊,你可以点上你喜欢吃的羊肉串,外焦内嫩,吃一口,油便从肉里渗了出来,油而不腻,诱了你的味觉。也可以品尝真正的黄河鲤鱼,烤了后,焦黄的颜色吸引着你的眼球,轻咬一下,新鲜细嫩的肉,润了口,带着黄河水的味道,三日不绝。还有各类冷饮和具宁夏特色的各色美味小吃,早已诱着我们裹足不前了。吃饱喝足,缓足了劲,我们便继续前行。没多久,即可步入沙坡头的腹地,也同时置身于一种浑厚的宏伟与苍凉之中,漫过天际一片金灿灿的黄沙,张扬着灼痛了游人的眼,极目远眺,2000多米的沙堤似层峦叠障的松林,又像堆集在一起的云朵,起伏有序,层层推进,近了,高达近百米的大沙丘,直逼黄河沿岸,那坡最陡,势最险的一段就是自然奇观“会唱歌的沙漠”——“沙坡鸣钟”。眼前这屏障似的沙坝顿时成了我们的乐园,有的选择徒手爬上去,有的选择坐缆车上去,有的选择骑骆驼上去,我因怕正午灼热的沙子烫脚,选择了坐缆车上去,当缆车缓缓地从远处飘来,早已做好准备的游客只轻轻一跃便稳稳地坐在了缆车舒适的座位上,工作人员迅速而熟练地将安全扶手卡住,我们便被安全地安放在那里,你尽可以放心地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气了。不时有游客发出得意的吼叫,或是爽朗的笑声,那声音便可以越过云端,传到九霄云外……底下的沙滩,树木,行人,似一幅幅画,定格在游人的视野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