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 历史 4

家乡区县: 范县

 明朝期 濮阳仍称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名府范县属东昌府台前(寿张部)境属兖州府受战争破坏景象极荒凉道路皆榛塞烟断绝明初州土著余七姓丁满千朱元璋诏鼓励田农民辟荒造田并洪武二十(1388)起数山西黎民徙居濮阳带置屯垦荒历史著名鸹窝移民朝廷增加收入号召农民广植桑、棉发展经济作物同加强水利建设于洪武十八(1385)修筑黄河、卫河等堤岸至明叶农村经济恢复且较发展英宗顺元至四间(1457—1460)仅州3县即垦荒6万公顷植棉0.07万公顷栽桑133公顷交租粮4万余担比明初增加近两倍濮阳已17100户8?86万雄游河朔名区明英宗宦官干政政治趋腐败土兼并严重水利严重失修灾害断民聊嘉靖五(1526)至崇祯十五(1642)百余间濮阳发水、旱、蝗、风、震等较灾害逾百灾徭役负担却增减农民逼起抗争崇祯十三(1640)濮阳民范县榆树园根据发起义榆树园农民起义军范县梁敏等领导转抗清斗争联结豫东、鲁南农民军连破濮、曹二州及梁山、东明等县继西进封北伐名南海州给封建统治者沉重打击
  清朝期 濮阳称州与清丰、南乐隶属于名府范县属濮州隶曹州府台前境(寿张部)隶兖州府清代前期社较稳定产恢复清道光二十(1840)荒垦率达80%口增至50万封建帝制已处于没落阶段产力发展障碍加清朝统治黄河水患发濮阳灾情断特别咸丰五(1855)河决濮阳半变泽改道黄河经濮阳、范县及今台前境奔东北入海境内横流泛滥害29濮阳带农业产每况愈文化趋衰落魏山原、叶挺秀、王连等虽著述问世均未造影响第鸦片战争清政府趋腐朽濮阳闭于内经济文化更落直至光绪十五(1889)才第条电线路;宣统三始建邮局;光绪二十(1894)才办官营铁厂、机织厂、针织厂、石印厂、草帽厂类文化名寥寥留著述者李建勋、鲁世英、蓝云祥、高惠民等数已清政府外卖、内镇压政策激起反帝反封建浪潮断高涨道光二十六(1846)濮阳民奋起参加捻军反帝反清咸丰三(1853)其队伍发展八九千向州、范县、清丰、内黄、浚县、滑县、延津等官府进攻打击清军光绪二十五(1899)清丰县义团首领韩申、韩顺江高举清邑义团旗聚众数万劫富济贫烧教堂废洋教濮阳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向高潮
  民期 民二(1913)曾改州县与四川、贵州两省县重名19141月复称濮阳县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归河北省名府管辖范县属山东省东昌府台前县系寿张县部属山东省东临道1926范县改属曹濮道1912~1949辖区各县建置及隶属改易较频繁

幸福的牛奶咖啡(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