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是上好的糯米在木制甑子里蒸熟后,在粑槽里反复锤打,用手工捏制成渊饼的土家传统美食,人们把制作糍粑的过程,统称为“打糍粑”。景区负责人介绍,居住在武陵山区的酉阳土家人,逢年过节和喜庆的特别日子,都有打糍粑的传统。尤其是到每年腊月年关时节,由于糍粑是必备的年货,打糍粑因而成为年关期间土家山寨最热闹和最精彩的民俗活动。
打糍粑是中国南方各地的春节风俗,各地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差异。腊月 里“打糍粑”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高高兴兴的,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小孩子知道,一做糍粑就快要过年了。民国时期的《永顺县风土志》中记载:糯糍粑,系糯米饭在石臼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圆月,大者直径约五尺,寻常者约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径五尺的糍粑,大约是祭祖等特殊场合才用。
今年来,重庆酉阳自治县桃花源景区充分利用土家民俗文化,在景区推出演绎土家民族文化、传统饮食文化,展示山寨农家“打糍粑”场景的旅游文化节目,让八方宾客“打糍粑”、“吃糍粑”,零距离领略土家浓郁的民风习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