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上个世纪40年代,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曾起了一场鸦片战争,清政府虽然设法停止英国的鸦片贸易,并在国内禁吸、禁售和禁种。但在以后的三四十年中,最热心禁烟的,莫过于左宗棠了。左宗棠到西北以后,把禁烟当做要政,办得不遗余力。左宗棠的禁烟,是禁种罂粟;对于烟土,只禁运而不禁卖;对于烟民,只劝诫而不劝吸。
2、左宗棠为什么要禁烟?
在陕西全省和庆阳一府的大旱中,人民因吸食大烟而死亡的不知有多少。一般烟民的身体,都是脆弱不堪,格外挨不住饥饿。更为奇怪的是,他们领到政府的赈灾款后,不去买粮食,而是去买烟膏,这使左宗棠十分恼火,他叹谓:“真正岂有此理!”当时,甘肃庆阳是旱荒,可是它近邻的宁夏没有受灾。宁夏位于河套之地,本是产粮地区,该是宁夏的粮食来救灾庆阳的饥荒。事实却使左宗棠很是失望而生气:宁夏府没有多少余粮。原来宁夏的大多数良田,都开着娇艳艳的罂粟花。受了这个教训,左宗棠对于禁种罂粟,格外积极。
3、如何禁种罂粟呢?
咸丰朝以后,罂粟花遍布于陕西、甘肃各地,“西土”之名,竞合“广土”比美。
左宗棠开展禁烟运动,是禁售不禁吸,而独禁种。他认为:罂粟种在田野中,一望而知,无从秘密。而吸烟的人,可以藏在深宅密室,售烟的人虽可以设法躲藏,但毕竟难以发现。所以,左宗棠认为,来个釜底抽薪,禁种是最好的方法。但光说不许种,还是难以奏效,要想出一种农作物,其利益不比种罂粟薄。最后,他想出一种方法,就是劝种棉花,棉花最适宜这个条件。于是,他一面禁种罂粟,一面劝种棉花。棉花价钱高,完全可以超过罂粟的利润,而且种棉花所费工夫又少,省力方便。
4、怎样根绝吸食毒品?
宁夏在马化龙控制时,因为回教规律所限,嫉恶鸦片。马化龙死后,罂粟在宁夏到处日长炎炎。在河东的田地,每亩也出三四十两。一些人说,不许种罂粟,就没有钱交钱粮。军营包庇,派员查访,也以“极重难返”告终。最后,左宗棠把宁夏一府六属,除宁灵厅外,分别革任撤职,一律查办,凡是在种罂粟的地方,丈出充公;土绅依势抗违,一律拿办;将军部下如有包庇纵容,也要清查,给予法律制裁。
左宗棠在西北的禁烟,着重在消灭烟土来源。除了铲除当地罂粟以外,又要禁止烟运。他发布公告:川、滇等地土烟入境,一律禁毁。
最后一步,就是劝烟民戒除烟瘾。左宗棠把各种戒烟的药方,广泛宣传,介绍给群众,并鼓励官绅士民提资合药,分赠烟民。这些办法对禁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左宗棠的禁烟运动虽不彻底,但在当时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实效。烟民少了,粮食增收了,对国对民均有好处。
记得解放前,我舅舅家房顶上挂着些许罂粟壳,据说就是当时禁种罂粟留下的遗物。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到固原地区参加普及大寨县运动,发现许多群众院落中还在种罂粟,他们把它作为观赏花植种,连县委的院子里也有。后来,经过宣传教育,逐渐根绝了。前几年,银川的一家饭馆,面食特别火爆,传说是因为饭中放了罂粟壳。究竟有无,无从核实,但值得政府有关部门思考。禁毒是长期的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宁南山区,一些人利欲熏心,伺机贩卖毒品,一定要狠抓严打,不给它留有有任何存在的余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