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话在川渝很委屈
我是一名地道自贡人。二十多年都是在自贡生活的。因为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学习普通话,而且研究的比较细致。比如平、翘的区分、l和n区分、前后鼻音区分、一、七、八、不的变调等等。由于自贡话天生就有区分平翘的特点,所以我不用刻意区分,让我省了很大力气。我庆幸我生长在自贡,家乡话给我普通话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
可是,自从离开家乡到成都后,我的自贡口音却成为了我身边四川人的笑柄。在他们看来自贡话就像是有生理缺陷一样,是大舌头。就因为“十”我念的是“shi”,没有念成他们的“si”(斯);“水”我念的是“shui”,没有念成他们的“sui”(岁);“出租车”我念的是“chu zu che”,没有念成他们的“cu zu ce”(粗租册)…… 于是他们就觉得我是大舌头,说实话,我很不服气。也曾经和他们争论过。现在想来,他们的这种感觉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从小就在一种没有翘舌音的语言环境中长大,所以会对我的口音非常不适应,产生大舌头的听觉误差。不过我真的觉得好委屈,严格说来自贡话比其他四川话都更接近普通话。却被四川老乡们视为异类,被排斥和嘲笑。甚至有网友说自贡话是最难听的四川话!!!
后来由于工作原因我几乎跑遍了整个四川的和重庆,这些地方几乎所有的人也同样是这样看待我的口音的,但是我不愿意改。再后来我到昆明、济南、青岛、北京、西安,情况却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些地方的人本来说话就区分平翘,所以,我即使是说自贡话他们也不会嘲笑我的“大舌头”,可能是他们也“大舌头”的缘故吧~哈哈!我在济南曾经有同事问我“你真是四川人吗?”我说“是呀,如假包换。”他又问我“你的普通话怎么一点都不带四川口音呢?”
有一年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从南充回成都的女孩儿,她是成都人,在南充师院上学。谈话中她说到她刚去上学时也觉得班上的自贡同学大舌头,但是后来她们普通话考试过级时才发现自贡的同学学普通话非常轻松。从此改变了她对自贡话的看法。
关于自贡话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类似于普通话,平翘音是和每个汉字固定对应了的,其规律非常接近普通话的平翘音规律,干干脆脆决不含糊。内江话有点类似自贡话,但是它的平翘规则是不确定的,具体说就是同一个字在内江话里可以随机出现平翘两种发音。
其实语言本无优劣之分。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要夸自贡话有多好。我只是希望各位川渝的父老乡亲了解自贡话,正确的认识自贡话。不要再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它。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