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博和社交网站的兴起和流行壮大,我们称之为进入了微信息时代。微信息包括微博,社交网络,还可能是将来发展的其他形式的简明扼要,容易被人记住的网络信息。网络越来越普及,我国网民将达到10亿。信息量越来越大,而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以微信息自然受欢迎和流行起来。我们要浏览更多的信息,这就必须要减少花在每条信息上的时间,微信息精简而内容突出,不仅节约了网民的时间,而且意思更鲜明,更容易被人记住。这也是微博兴起,博客隐退的原因。花同样的时间精力,可以记住更多的信息!
社交网络也是微信息。我们用一句话两句话记录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或者想法看法,和朋友分享。同样你也可以通过一两句话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朋友今天做了什么,心情怎么样,过得怎么样,即使远在天涯,也仿佛每天就在身边。
大家都在微信息时代里,过的轻松随意。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觉得自己的文采不好,不用担心,只需一句平淡的家常话就行了,而不必像以前那样感觉写不出东西,拿不出手上不了台面,即使有想法也不能和朋友分享。微信息让所有人都平等,都在同一水平。不管你上过什么学,做的什么样的工作,开口两句话都还能说出来吧。大胆的说吧,在微信息里,再牛的人,还是两句话。
微信息
微信息即快速信息传播。信息的传播是需要媒介的,过去报纸、电台、电视和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是最普遍的媒介,虽然通过信件、E-mail甚至口口相传的方式,信息也在进行着人际之间的传播,但始终处在相对低速的阶段。随着Blog的兴起,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信息的生产获得了极大的便利,这就加快了信息在人际间的传播,然后是Facebook类的SNS网站;直到Twitter的出现,则彻底的改变了信息人际传播的轨迹和速度。
Twitter的这种模式,在加速信息人际传播的同时,也必然使得其所产生的信息呈现大量、无序的状态,也必然存在大量未经考证的假信息。在极度轻视Profile的情况下,再加上兴趣猜测需要大量信息,以及信息的交叉推送带来的匹配机制混乱,Twitter已经呈现出人际交互的真空状态,这显然是twitter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近段时间,Twitter推出Twitter search、右侧栏推出推荐话题、APP中大量信息重新整理的产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个结论。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信息的分发可以通过分类、专题等方式,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是一旦进入微信息的人际传播时代,因为牵涉到人际之间的互动,就变成了多维度的网状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情况变得错综复杂。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Twitter拿出有效的解决机制。
能力秀:http://abc.wm23.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