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底,重庆奉溪高速建成通车,让全市人民欢呼雀跃。从此,遥远的巫溪到主城仅需4个小时车程,标志着“4小时重庆”全面建成。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感叹道:“连一块平底都没有的地方,已化天堑为通途,换了新颜”。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无路已经很难,但开路更难。尽管如此,重庆筑路人硬是在一道道山川与河流之间,架桥铺路,到今天,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300余公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重庆高速一路走来的快意历程。
“时间线”上的重庆高速
提前10年建成“二环八射”
1990年,重庆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开工建设,正式拉开了我市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幕。1995年5月,被誉为“西南第一路”的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重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重庆开启了“高速行驶”的新时代!
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1990年至2002年,是我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起步阶段。由于条件限制,高速建设和发展有些缓慢,12年的时间共建成了主城周边“一环四射”(内环、成渝、渝合、渝涪、渝黔)高速公路共401公里。从2003年起,我市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才迎来了大发展。
1997年,刚刚直辖的新重庆以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加快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五年变样,八年变畅”的宏伟目标,吹响了交通建设攻坚战的集结号。2001年,市委市政府将交通规划进一步明确,描绘出到2020年建成“二环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的宏伟蓝图。
2005 年底重庆高速“二环八射”项目实现全面开工,那个冬天,重庆高速公路建设迎来“井喷”式发展时期,创造了18个高速公路项目同时在建的历史纪录。
2007年,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大关,达到1049公里,路网密度当时位居西部第一,达到1.3公里/百平方公里。第一个千公里高速建成,形成了主城周边“一环七射”( 成渝路、渝遂路、渝武路、渝邻路、渝宜路主城至万州段、渝湘路主城至水江段、渝黔路)骨架路网,实现了主城与万州、涪陵两大区域中心城市快速通达,覆盖了70%的区县(包括璧山、铜梁、万州、綦江、南川等28个区县)。
2009年,重庆创造了一年通车412公里高速公路的历史奇迹,并建成了全国最长的环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
2010年,重庆提前10年建成“二环八射”路网,通车里程达2235.6公里,2000公里高速公路的宏伟目标如期实现,搭建起“畅通重庆”的主骨架。重庆的省际出口达到10个(其中四川6个、湖北2个、湖南1个、贵州1个) 。
2013年12月31日,奉溪高速全面建成通车,从此,巫溪至重庆主城缩短至400余公里,行车时间缩短至4小时,这标志着我市“4小时重庆”全面实现。
“新千公里”高速2017年建成
全市通车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
2010年,在“二环八射”2000 公里高速公路提前10年建成后,重庆提出了新建20 个项目、总长1036 公里、覆盖全市26 个区县的“新千公里”三环高速建设目标。计划到2017年,“新千公里”高速项目全部建成,届时,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基本形成“三环十射多联线”骨架高速公路网,重庆对外省际通道将增加到20个。
据了解,2013年9月,重庆三环南(川)涪(陵)高速通车,两地通行车程由2.5 小时缩短为40 分钟,成为我市三环高速首个通车项目,也是我市“新千公里高速公路”首个通车项目。
此外,成渝复线、主城—涪陵、奉节—巫溪、南川—万盛、南川至涪陵、涪陵至丰都、丰都至石柱7个项目403公里已在2013年建成通车。黔恩路、开开路、丰忠路、铜永路、酉沿路、江綦路、南道路、渝广路、梁忠路、忠万路、万利路目前已经全面开工。到2017年,第三个千公里项目将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形成“三环十一射三联线十八出口”的网络格局。
到2020年,重庆力争建成高速公路3600公里
据重庆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后,我市高速公路建设任务主要是完善内部网络,扩展射线通道通行能力。到2020年,力争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3600公里,形成“三环十一射多联线二十七出口”的路网格局,实现所有区县全覆盖,市域路网密度达到4.4公里/百平方公里,一小时经济圈建成高密度快速通道网络,对外形成与周边省的出口27个。
届时,我市高速公路路网将基本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成为西北地区进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地区通往华北、华东、华南便捷的大通道,成为内陆国家中心城市基本的交通、物流功能性硬支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